南北韓衝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出下列價位、菜單、推薦和訂位總整理

南北韓衝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金英夏寫的 光之帝國【金英夏作品集3】 和鄭浪平的 中國之怒吼: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下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北韓近期軍事挑釁與朝鮮半島局勢簡析也說明:因此,未來形勢的發展將視南北韓之間是否可能發生武力衝突,以及衝突的型態和結果而定。若衝突規模小且南韓方面獲得勝利,則北韓可能得到嚇阻,反而不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漫遊者文化 和時英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政治學系 彭錦珍所指導 楊媛鈞的 南海和平與衝突研究— 以2010-2022年中華民國南海政策與經略為例 (2021),提出南北韓衝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南海、南海政策、和平研究、避險策略、南海和平倡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戰略暨國家安全碩士在職專班 林泰和所指導 羅翊豪的 北韓金正恩政權核武外交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北韓、金正恩、核武外交、核武、飛彈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北韓衝突的解答。

最後網站南北韓海上衝突各說各話專家:平壤恐刻意引戰則補充:海上邊界被視為兩韓軍事衝突熱點,皆為主張擁有更大海域。南韓媒體京鄉新聞指出,1999、2002、2009及2010年兩韓曾在西海交戰,導致54名官兵陣亡。 南韓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北韓衝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光之帝國【金英夏作品集3】

為了解決南北韓衝突的問題,作者金英夏 這樣論述:

  他雖然忘記了命運,但命運並沒有忘記他。   在這個光與暗並存的矛盾世界   他們每個人,都把自己活成   表裡不一的間諜   一紙24小時內回歸北韓的命令,   讓他在短短一天之內,   掙扎於國家的認同、間諜的使命與生存的欲望。   當曾經的誓不兩立,變成如今的平淡安逸,   原本一分為二的人生,也迎向了未知的命運……   浪漫主義相信,藝術要不是能夠使陌生的變熟悉,就是能讓熟悉的變陌生。我們這就看到有人同時達到了這兩者。金英夏就像他筆下的人物,是個間諜。他偵測著人性,而他提供的祕密訊息是無價的。――艾加.凱磊(Etgar Keret),《忽然一陣敲門聲》作者   《光之帝國》

這部韓國小說意圖超越他人。透過一日之中發生事件的迷人描述,作家帶領我們深入現代韓國的心魂,告訴我們在一個充滿界線的世界,人性的意義究竟為何。――維卡斯.史瓦盧普(Vikas Swarup),「平民百萬富翁」電影原著作者   ◎一個被遺忘的間諜   金基榮是來自北韓的間諜,21歲時被派到南韓臥底,在首爾定居,結婚生女,徹底融入資本主義的社會。某天他突然接到來自平壤的召回信,要求他在一天之內清理全部工作,回歸祖國。他感到晴天霹靂,因為間諜被召回北韓,通常意味著等在前頭的是死刑。   ◎兩段分裂的人生   平壤的童年生活、初次當間諜殺人的記憶,突然湧上心頭,他被迫回想起那幾乎要遺忘的過去,也檢視

了自己二十多年來在南韓所見的文化衝擊與社會發展。更痛苦的是,這樣的煩惱他無人可傾訴。在此同時,他那一無所知的妻子,正偷偷與年輕男學生有染,憂心著自己流逝的青春美貌;十五歲的女兒也有自己的苦澀,夾在友誼與情愛間,面臨成長的迷茫與不安。在尋常的日常生活中,各懷祕密的一家人,輪流上演著人性的悲喜劇……   金英夏的《光之帝國》無論在内容或形式上,都與其過去的作品性格迥異,他隱藏了自己的充滿感性與速度感的文風,以厚重的主題意識、顛覆的想像力,與細緻入微的人物心理描摹,回望從1980年代到2000年後韓國社會的變化,具有1990年代以後韓國小説中罕見的文學史意義。   這是一個情節緊湊的故事,發生在

男主角早晨7點醒來,到隔天整整24小時之間。金英夏巧妙的將南北韓衝突壓縮在一名男子與其家人的日常生活,同時檢視了人性弱點,聚焦在自我認同與道德的危機感上。   【封面設計概念】   本書封面圖為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雷內.馬格利特的《光之帝國》系列畫其中之一,亦即書名由來。畫面上白日天空下是夜晚的街景,路燈倒映於水面。日與夜的矛盾共存,分裂的兩個世界卻怪異的融合在一起,恰如書中間諜主角的充滿矛盾與衝突的生命歷程。 得獎紀錄   ★榮獲2007年萬海文學獎,改編成舞台劇 好評推薦   ●《光之帝國》平均觸及了歷史和個人的問題,並巧妙結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中,以罕見而有力的敘事開始鋪陳

,堪稱傑作。本篇小説探討現代社會的生活、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諸多問題,最終以文學呈現了時代的問題意識,於此給予高度評價。   ●浪漫主義相信,藝術要不是能夠使陌生的變熟悉,就是能讓熟悉的變陌生。我們這就看到有人同時達到了這兩者。金英夏就像他筆下的人物,是個間諜。他偵測著人性,而他提供的秘密訊息是無價的。――艾加.凱磊(Etgar Keret),《忽然一陣敲門聲》作者   ●太精采了!金英夏必然是值得留意的作家。《光之帝國》這部韓國小說意圖超越他人。透過一日之中發生事件的迷人描述,作家帶領我們深入現代韓國的心魂,告訴我們在一個充滿界線的世界,人性的意義究竟為何。――維卡斯.史瓦盧普(Vikas

Swarup),「平民百萬富翁」電影原著作者   ●這並不是個間諜故事,而是從個人角度來描繪,活在分裂國家之下的處境,而人民的心理狀態隨之扭曲。這不僅僅是屬於基榮一人的故事,也不關乎他那疏離的妻子瑪麗的自我追尋之旅,至於全然不知父母憂慮的女兒賢美,則是掙扎面對男孩、學校、成長的問題。金英夏仔細安排、渾然天成的文句讀來很迷人。他筆下的角色是讀者百分百可投射的,他寫下的這些故事也是具啟發性的。金英夏是一個值得觀察的作家,他的作品當然必讀。――美國小說家凱爾.格拉夫(Keir Graff)   ●《光之帝國》是部難得之作,能夠同時兼具懸疑性與思索,引人探詢自由、義務和必然性的意義。高度緊張的情節

讓我熬夜翻完全書,我幾乎是完全清醒的讀完它,然後瞪著天花板不斷反芻其中的故事。――美國小說家迪恩.巴科普洛斯(Dean Bakopoulos)   ●在平凡的生活中某一天,一個北韓電影代理商竟然踏上充滿意外的旅程,因為他的身分被人揭露是個南韓臥底間諜。金英夏的敘述呈現出毫不畏縮的誠實與精彩的懸疑性,交代了他的英雄偉大的抉擇。光之帝國是部徹底引人入勝的作品。――美國小說家&評論家萊菈.菈樂蜜(Laila Lalami)   ●韓國最受歡迎的作家交出的一部充滿野心之作。在一個危險的時空裡找到歸屬感,對此感到強烈困難,讓整本小說充滿張力。這可能是截至目前最有吸引力、也最成熟的韓文小說英譯

之作。――《科克斯評論》   ●極為迷人,結合了間諜活動的迷人情節,與人類行為的敏銳觀察。――《出版人週刊》   ●小說探討了人類生存於世都會有的光明與黑暗的不均衡,從翻開第一頁起,就會一口氣讀到最後。――江正(詩人),《東亞日報》   ●以自由自在的想象力和顛覆性的敘事,厚實地建構只屬於自己文學地位的作家,本書是他「投注所有心力所寫成的作品」。――《首爾新聞》   ●《光之帝國》蘊含了人類存在的懦弱,以及對其產生的憐憫,以堅實的敍事結構和有力的文采,吸引了廣大讀者。――《文化日報》  

南北韓衝突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想要大外宣的各國政府都應該要看看這部片,簡直就是大外宣教科書!
🔥如果川普金正恩文在寅都被綁架了,誰才會是最大獲利者?
🔥影武者計劃揭密!美朝核武角力的真相?台灣其實非常重要?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部分內文引用自范疇《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8794

這次要介紹的,是用了極精準的眼光,詳細分析並且神準預測了東亞情勢的韓國電影《鋼鐵雨2:深潛行動》Steel Rain 2:Summit。

我們原本就很喜歡第一集《鋼鐵雨》,而這次的《深潛行動》卻又更上一層樓,不只整體格局更大,在視覺特效與執行上可圈可點,就連看似天馬行空但卻又合情合理的國際政治劇本都能發揮地極好,使整部電影成為了一部極富娛樂性的超強大外宣,讓全世界看見南韓現況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委屈、野心、苦衷、還是盼望。

《深潛行動》雖然跟前作一樣都冠上了《鋼鐵雨》的名字,但兩部作品在故事上卻沒有直接的關係,只是都以南北韓之間的紛爭作為骨幹,並且採用了大部分相同的演員,在兩部作品裡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第一集中的主要衝突圍繞在朝鮮半島的南北韓,但到了第二集整個格局被大幅提升,不只加入了美中日,就連俄羅斯都被牽扯出來,而且還很用心地讓各國領導人都下場演出,甚至還重演了2018年美朝韓三國領導人『川金帶寅』的經典場景。

今天的節目我們想要嘗試點不一樣的,直接藉由電影的關鍵劇情來解析當今的國際情勢,從越演越烈的『美中大戰』,到不斷升溫的『日韓情結』,再到一直沒有平息的『美朝核武角力』與越演越烈的『南海危機』,讓你在享受電影樂趣的同時,徹底了解正在台灣周圍發生的潛在危機!

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開啟字幕。另外我們之後也會在Podcast頻道上聊更多《鋼鐵雨》,歡迎到Apple與Spotify等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就可以免費收聽喔!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鋼鐵雨2
#深潛行動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南海和平與衝突研究— 以2010-2022年中華民國南海政策與經略為例

為了解決南北韓衝突的問題,作者楊媛鈞 這樣論述:

南海潛藏豐沛油氣能源與漁業資源,位處進出太平洋與印度洋要道,經濟因素和戰略地位直接影響周邊國家利益。伴隨世界經濟和戰略重心向印太地區移轉,美國為首的西方強權與中共在南海的競爭對抗,以及周邊聲索國對南海主權認知差異與利益爭奪日增,導致爭議衝突四起,影響區域穩定、安全。本研究透過和平與衝突研究途徑,檢證2010至2022年馬英九與蔡英文政府,在爭端陡升、權力不對等的國際局勢中,我國致力推動的南海政策與經略作為,並藉由深度訪談方式,套用政策分析模型,歸納中華民國如何透過戰略規劃、政策佈局與經營治理,扮演區域安全維持穩定角色。經由上述研究方法發現,我國南海政策以追求和平、發揚人道精神、開創共同利益與

相互合作為目標,冀盼運用巧實力及各樣手段與周邊國家合作,對南海衝突情勢建立和平貢獻。今年正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簽訂40週年,加上近年來美國與中共在南海區域的法律攻防戰,未來為南海開闢另一戰場的可能性極高,因此,本研究嘗試探討我國南海經營實務和運用法律途徑解決爭議,作為和平與衝突的研究案例,將其納入非暴力解決南海衝突策略,期能為新興和平研究領域注入新思維,亦成為我國政府未來面臨南海情勢變動時,政策選擇的參考依據。最後,為強化南海和平政策成效,本研究提出政策建議如下:加強我國南海主權法律效力的研究,透過多元化教育管道提升國人南海主權認同,設置國家層級之政策協調平台,並編列相關經費預算,進而爭取參

與並建構區域與國際交流、合作和協商機制,使我國南海政策更臻完善,也讓臺灣成為負責任且可為區域帶來公利、和平、穩定,提供更多貢獻的國家。

中國之怒吼: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下冊)

為了解決南北韓衝突的問題,作者鄭浪平 這樣論述:

  如果有人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沒有?我要說,沒有!至少這是一場沒有總結的戰爭。原因很簡單,今天的兩岸對峙,以及中日之間的齟齬,都是緣於二次世界大戰的餘緒未了。沒有九一八日本擄掠了東北,不會有偽滿洲國、七七事變,更不會有中國的全面抗日戰爭;但是日本迄今還在飾掩當年的戰爭罪行;沒有國際強權恐懼中國在戰後的崛起,就沒有出賣中國利益的雅爾達密約,把日本侵略中國的戰利轉售給蘇聯,沒有美蘇的戰略鬥爭,也沒有打打停停的國共內戰,以及美日安保同盟,和美國的圍堵。從朝鮮半島打到中南半島。  冷戰不是結束了嗎?東歐不是解放了嗎?但是美日安保同盟怎麼更強化了呢?兩岸爭拗從一九九五年始怎麼會愈見惡化,危機迭見?

有無做手在幕後策動?從表象觀察這似乎是很複雜的東亞區域和平危機,但稍有點歷史感的都知道,這就是二戰歷史的延續,用逆推法切入,答案更簡單。我們不妨先問:究竟是那些國家最能從兩岸爭拗中獲利?中國要等到那一天才可能看到和平統一,這是所有中國人好幾代以來共同的期望,台獨當然是挑戰,但誰都知道台獨是不可能單獨成事的,這又是那些國家樂見兩岸長期分裂。是那個國家公開聲言:「統一不准;台獨不可」,為什麼?美其名維持現狀,也不諱言這是為美國國家利益設想。美日安保條約公開把台灣周邊有事列入,日本也得介入後,隨即可以看到日本不惜升高中日衝突的種種作為。過去很多年,只要出現中國和平崛起的話題的同時,人們同時可以聽到種

種中國威脅論,這又是從何而來?答案不是很明白嗎?  美日安保同盟的國力和軍力加總是人類自有文明以來最具霸權條件的軍工複合體。也是隨時可能發動戰爭且具勝算的霸權結合。人類若因戰爭而致文明悲劇性的大倒退,也只有這一軍工複合體才有能力施為。對中國的和平崛起何懼之有?但事實擺在兩岸中國人眼前,兩岸的對峙加深,中國的持續分裂,正是美日共同的戰略利益。妖魔化中國不足,更一再以扭曲歷史的辦法分化兩岸人民的感情,破壞兩岸共同擁有的歷史記憶。有歷史感的中國人都可以理解,這就是「以華制華」的翻版:「以台制中」;台獨也不必得意,這是一個可逆的等號,隨時都可以藉此「以中制台」。而且非多玩幾次「以中制台」,否則「以台制

中」就很難上手。二OO三年南朝鮮新選出的大統領盧武鉉公開說,南北韓衝突是美國的利益,兩岸人民更可思過半矣。  繼《一九九五年閏八月》作為預言書轟動兩岸三地後,作者鄭浪平以中國人對世界史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同盟的奉獻,重新追溯中國人八年抗日戰爭的史實,除了要告訴世人,中國人固然慘遭日本軍國主義者在南京的大屠殺,但中國人在戰場上的英勇事蹟更不容遺忘,這才是抵抗法西斯侵略的血肉長城,不但應成為今天所有身為中國人的共同歷史記憶,也應為世界史留下一段歷史真相,不容抹滅。可以更進一步說明的是:若能理解這一段英勇抗日的史實,以及清楚認識日本拒絕承認戰爭罪行的種種惡行和遁辭,就能理解為什麼會在二OO五年

的四月神州大陸會到處出現抗日遊行以及拒買日貨的風潮。若能掌握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背景,就能理解國民黨主席連戰何以會選擇此時重返大陸,反台獨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得接踵前往北京。這也說明連、宋兩人很清楚不能在歷史發展的關鍵點上缺席。  作者鄭浪平帶著家國之痛寫出這段長篇抗日史實,而且預見到日本拒絕承認中國戰場上的失敗:「所以中日之間的問題,就存在這種不正確的心理障礙,在現在與將來,仍然潛伏著引爆中日之間摩擦與衝突的可能。」果不其然,中日衝突正在升溫。也若非如此,日本或許更將得寸進尺,自甘美國霸權的馬前卒而不自覺。除了文字語言外,中國人還有什麼更多的記憶,歷經抗日戰爭的苦難,接著還國共內戰和兩岸對峙,

中國人的記憶分裂了,歷史圖像也錯亂了,中國的百年悲劇還要延續多久,通過這本書,或許可以樂觀的說,這是一部足以重建中國人共同歷史記憶的好書。只要能記取教訓,學會反省,一個和平崛起的中國必然可以到來。未來的世界格局既不是戰爭所能決定,更不是中國威脅論或圍堵中國所能濟事,而在市場決定。也可以樂觀的預見:全世界最大的市場在中國,最能決定市場前景的就是中國人。只要堅持中國人自有的歷史記憶,只要堅持和平崛起,中國人要能自行處理內部矛盾和鬥爭,接受民主和人權的基本價值;出自權謀和褊狹心態的美日軍國霸權終將自行解體崩潰。中國人終將立足世界舞台成為擋不住的主流。  第二次中日戰爭(一九三一--一九三七--一九四

五)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與日本蓄意強力支裂中國、征服中國的一次總力戰,也是中華民族在忍無可忍、無可妥協的情況下全力奮起以與強敵仇國的日本做生死存亡、有進無退、有我無敵的一次拼命大戰;而此一戰爭在全面展開的約略八年期間與在此之前斷斷續續作戰不停的約略六年期間,也正充分形成為中華民族起衰振眛、轉弱為強的關鍵年代---經過了長達十四年之久、運用各種方式的軟拼、硬拼、死戰、纏鬥的全面性各種方式的抗爭,中國終於與美、蘇、英、荷等國一起贏得了最後的勝利,迫使日本俯首就降,吐出它自一八九五年以來「偷竊」自中國的所有果實。中華民族竟然奇蹟似的像浴火後重生的鳳凰一樣,驀然從半殖民地、半封建性、遍體鱗傷、在物質外貌

落後衰敗的舊中國,一躍而蛻變為在全世界各國外交總坫壇的聯合國內昂首闊步、巍然為五個核心領導國的成員之一,為舉世所尊敬。此後,中國人在戰後的艱困年代中,雖然繼續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在國家工業化、現代化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的過程中,舉步艱難地掙扎向前,但她的成就是豐碩而輝煌的:當年孫中山先生在本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所殷切寄望的中國應在國際社會居有平等自由地位的願望,是完全實現了;當年二、三十年代主持中國「革命外交」的外交鬥士所畢力想竟其全功的撤廢中外不平等條約體系的奮鬥,也早完全達到目的了。中華民族現在昂然雄立於世界政治性、經濟性、文化性的大國之林,正逐漸能恰如其份地表現其十二億人應有的份量了。  推始

溯源,我們不能不追溯到我國族復興契機的第二次中日戰爭了。我們對於影響我國族命運、總結我國族百年受夠列強欺凌、全民為之痛心疾首的過去與開創嶄新而光明的輝煌的前景的此一偉大事件,應該如何地深入探索而多方研究一番才對,因為這才是發掘中華民族真正精髓力量的泉源與重振我國族靈魂的關鍵性大課題。因此,我對於著名時事評論家鄭浪平先生的大著《中國之怒吼---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的出版,而且有機會先睹為快,是感到非常高興和興奮的。而鄭先生在本書中以他一貫綿密、警辟而鞭辟入微的闡述與分析的寫作風格,深入淺出,將此一民族聖戰在不同階段與不同方面的種種風貌,很清晰地很全面地呈現出來,讀後令人有時執卷為之唏噓嘆息,而有

時又令人為之振臂興奮,感人肺腑,久久不能釋懷。我要誠心地向鄭先生完成此一大著恭賀致敬:恭賀他完成此一具有深意、有根有據而又通俗化十分強的大著之完成與出版。我相信廣大的讀者群對於本書所顯現的一些細膩而生動的闡述與解釋,當會有普遍的共鳴的。  事實上,正如鄭先生在本書中所描述的,戰後初期中國人對第二次中日戰爭史的撰著,都不脫國、共內爭、內戰的扭曲性與局限性。此一情形,甚至時至今日,都不能完全擺脫其痕跡與影響。早期國府資料性的官方著作,如何應欽將軍的《八年抗戰之經過》(一九四六)、白崇禧將軍的《抗戰八年軍事概況》(一九四六)、陳誠的《八年抗戰之經過》(一九四六)、國防部史政局的《抗日禦侮》(一九六六

、一九七八)、張其昀的《黨史概要》(又名《近八十年中國革命史》一九七九~第二版)等,固然如此;民間專家學者如吳相湘教授所撰的《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一九七三)、鄭學稼所著《日帝侵華秘史》(一九七五)等書,亦難於擺脫此類時代的痕跡。同時期內,中共所出版的同類著作,如北京人民出版社的《抗日戰爭時期的人民解放軍和解放區概況》(一九五三)、李新、蔡尚思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通史》(第三卷,一九六一)等等,在內容與解釋上,其局限性與扭曲性的情況亦同,甚至較國府方面的撰述,猶有過之。而且,自戰後一直到七十年代,由於國、共內戰所導致的中國動亂,曾無或已,中國學術界在無充分的政治自由與物質貧乏的條件下,對於

此民族聖戰性質的第二次中日戰爭,完全無法做充分深入的探索與研究;所以,此時期的中國人所撰寫的有關論著無論在品質上與數量上都無法與該論題的重要性相比配。  一九八二年秋,日本政府教科書檢定(審查)事件發生,日本新軍國主義者公然想否認過去侵略中國的罪行、暴行,不只否認曾製造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甚至還在國定教科書中將侵略中國改之為「進出」中國,引起海峽兩岸的中國、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強烈抗議,也勾起了中國人對日本新軍國主義者的深仇大恨。對於海峽兩岸的中國學術界,特別是研究中國近代、現代史的史學界同人,都是一大刺激,雙方都感到極有加強對第二次中日戰爭史研究的必要。  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學術界劍及履及即連續

召開了數項有關抗日戰爭的大型學術研究研討會,如一九八四年八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主辦的「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亦收有對抗日戰爭史的研究論文)及一九八五年八月的「抗戰建國史研討會」;中國國民黨黨史會亦於一九八五~年十一月舉辦「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一九八六年十月舉辦「蔣中正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一九八七年七月舉辦「抗戰建國學術研討會」等;而這些學術研討會在舉辦之後,都很快出版了個別的「論文集」,等於是集體性的包括許多冊巨帙的第二次中日戰爭史。而黨史會在此期間也編纂出版了資料豐富的《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計為七編,分列為若干巨冊。在私人著述方面,則有

劉鳳翰的《抗日戰史論集--紀念抗戰五十週年》(一九八七)、李恩涵的《日本軍戰爭暴行之研究》(一九九四)。  大陸學術界在受到日本否認侵略的重大刺激之後,也在全力努力於研究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他們首先出版的一批論著,有龔古今、唐培吉主編的《抗日戰爭史稿》(一九八四)、何理的《抗日戰爭史》、羅煥章、支紹增合撰的《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一九八七)、馬仲廉的《抗日戰爭史話》等書;又出版了原國府將領中曾經親身參與過對日作戰的抗日戰爭回憶錄性質的《抗日戰爭親歷記》,如《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七七事變》、《八一三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華夏壯歌》等等,陸續出版。至九十年代之初,除王輔撰寫

的《日本侵華戰爭》(四大冊,一九九○)、李振民、趙保真合撰的《中國抗日戰爭史綱》(一九九二,約百萬字)外,一九九一年九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主持編輯的《抗日戰爭研究》(季刊,每年出版四冊),也正式發刊,至今持續不脫一期的出版下來,內容堅實,多有相當優良的研究論文刊佈。而該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者在劉大年教授、張振?教授的領導下集體撰寫的《日本侵華七十年》(一九九二)約計六十萬字,也是一部堅實有據的一般性通論性質的極佳著作。大陸的軍事科學院歷史研究部更於一九九二年出版《中國抗日戰爭史》三大冊,分上、中、下三卷,合計為一百五十萬字的巨帙。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吉林社科院合編的《日本帝國

主義侵華檔案資料選編》的各主題下的檔案資料如《九一八事變》、《東北經濟檔案》、《細菌戰與毒氣戰》、《東北歷次大慘案》、《華北歷次大慘案》等,也陸續出版。至一九九二年止,大陸出版的有關第二次中日戰爭史的專著、譯著等總計已有約四百種,論文、回憶錄等則有約兩千篇。  一九九三年之後,由王檜林教授主持總纂、而由數十位中、壯、青年史學者所撰著的《抗日戰爭史叢書》陸續出版,預計全部將出版五十多冊,每冊約二十萬到三十萬字,分自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社會、文化教育等方面探討對日戰爭期間的全貌。其中已經出版者,包括《日本侵華戰略》、《國共談判》、《鐵血遠征》、《歷史的怪胎》、《第二次國共合作》、《苦難的人流》

、《兵火奇觀--武漢保衛戰》、《大捷--台兒莊戰役實錄》等等(叢書尚未完全印完)。一九九七年為紀念蘆溝橋事變六十週年,社科院近史所與中國史學會合編的《抗日戰爭》(章伯鋒、莊建平主編,四川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亦告出版。這是一項資料編篡性的巨帙,全書計分七卷十一冊,包括戰爭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對外關係,日偽政權與淪陷區、侵華日軍暴行等方面,合計近一千萬字。另有劉大年主編、張振?教授等集體撰寫的《中國復興樞紐--抗日戰爭的八年》(一九九七)一書出版,全書雖只三十萬字左右,但內容相當精粹而涉及面甚廣。此外,蘆溝橋抗日紀念館等所編著的《紀念蘆溝橋事變六十週年叢書》八大冊也及時發行問世,其中包括一巨

帙的《中國抗日戰爭大辭典》及《抗戰時期的對外關係》、《侵華日軍細菌戰紀實》等七冊,內容均係綜論性質而資料則相當堅實。  不過,所有上述海峽兩岸近十六、七年所出版的有關第二次中日戰爭史的論著與資料性的編纂作品,與鄭浪平先生所著作的本書,都在性質歸類上有所不同。鄭先生大作的價值,在於綜合各家之說而釉取其精義,並分就抗日戰爭期間的重大事件,一項一項地以深入淺出、輕鬆靈活、娓娓動聽、撥人心弦的妙筆表達出來--它更能觸動讀者心靈上的共鳴。這也是我最高興向廣大讀者推介的一本通俗性的上佳著作。  現在第二次中日戰爭已經結束了五十四年之久了,新日本也在歷經崛起為「經濟大國」、「科技大國」、「經濟超強」的過程之

後,正在向「政治大國」之途邁進了。新日本在美日安保條約的美國所提供的核子傘的保護之下,正在極力想「漂白」其過去不名譽的「侵略惡行」(實際此等不名譽的「侵略惡行」在日本未誠心地、全面地、合乎法律要件地向中國、韓國、朝鮮道歉與賠償之前,真正的「漂白」是不可能的,新日本在這方面完全無法與新德國之撇清當年納粹德國之惡行劣跡相提並論),此外,似乎新日本已在去年開始向朝鮮半島與台灣做其明顯的政治性的覬覦與探索前進了。新日本的此一意向,特別在日美安保條約之適用範圍與研究布置TMD飛彈防禦(Theater Missile Defense)等重大問題上表現出表面模糊實際上則非常清楚的意向了。不過,廿一世紀強而有

力的中國(不要忘記中國是一個擁有全球性第三核子武力的國家,其鋼產量一億一千多萬噸,已早超過了日本和美國)與廿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已大大不同了。在核子時代「地球村」式的東亞國際現勢中,無論新日本是如何強大,它如果再想做非分地利用過去「以華制華」的老把戲來重新侵犯中國與韓國(朝鮮)的主權事項,它是絕對要好好考慮它是否可能第二度淪為殘酷戰爭廣島、長崎式悲劇的主角角色了。未來的廿一世紀應該是一個國際和平、經濟繁榮與科技高超的新世界,是各主要大國在和平競爭的前題下,各自發展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新藍圖的新時代。在此總的原則之下,中國人絕不怕與日本人或美國人進行和平競爭的,但前題是中國人一定要摒棄過

去李鴻章式的對日本苟安短視、保守防禦的政策,而應該大踏步地勇敢向前,在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無畏地與新日本和平競賽;而且,最重要地,手中勿忘提著一根大棍(speakingsoftly but with a big stick)才對。這才是瞻望未來,追索未來的良策吧!

北韓金正恩政權核武外交之研究

為了解決南北韓衝突的問題,作者羅翊豪 這樣論述:

摘要 北韓是20世紀蘇聯及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瓦解,冷戰時期結束後是少數仍由共產黨所領導的國家,歷經金日成及金正日執政,於2012年金正恩接任勞動黨第一書記和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後,北韓正式邁入金正恩掌政的時代。 對於北韓領導人而言,核武是政權存續的保命符,也是嚇阻自衛的軍事武器,讓敵對國家不敢輕易採取軍事行動,同時核武又是北韓從事外交勒索及議價的工具,更是與美國及周邊國家談判的籌碼。當北韓成功完成氫彈試驗及發展洲際彈道飛彈,具備有核武打擊能力時,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並以此作為外交的工具,遂行「核武外交」引起世界各國注意。 北韓是地處東北亞邊陲的貧瘠小國,要如何在美國、南韓及中國之

間建構一個「複合式均衡關係」,本文主要探討北韓金正恩政權如何應用核武及飛彈操控國際政治,促使與美國、南韓及中國等國家進行對話及會談,以謀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