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級升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出下列價位、菜單、推薦和訂位總整理

另外網站巷仔內/中國軍演曝國軍一級艦老化 - Yahoo奇摩新聞也說明:海軍戰力最強,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基隆級艦雖然能夠搭載68枚標準二型飛彈, ... 到了必須汰換或升級的時候,否則日後面對共軍飽和性攻擊將難以生存。

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張登及、張國城所指導 王振宇的 後冷戰時期中日海軍戰略與發展之研究:現實主義的觀點 (2018),提出基隆級升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東亞、海權、海軍戰略、大國政治。

而第二篇論文國防大學 運籌管理學系 林鵬舉所指導 康慶順的 國軍後勤商維導入美軍效益後勤模式之可行方案研究─以陸軍TH-67型教練直升機機隊為例 (2013),提出因為有 國軍後勤商維、效益後勤、個案研究、深度訪談的重點而找出了 基隆級升級的解答。

最後網站紀德艦升級電戰系統國防部:預計2023年完成則補充:根據國防部2019年預算書,因應共軍威脅及為了提升艦艇存活率,將投入新台幣19.9億元,替4艘紀德級軍艦的AN/SLQ-32電戰系統進行性能提升,預計2023年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基隆級升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後冷戰時期中日海軍戰略與發展之研究:現實主義的觀點

為了解決基隆級升級的問題,作者王振宇 這樣論述:

冷戰結束後,東亞地區便成為國際政治熱點。區域內的海軍發展引起了諸多觀察家的注意,特別是解放軍海軍在後冷戰時代的擴張是當前東亞海軍議題的焦點。儘管海上自衛隊在後冷戰時期並未顯著擴大其數量與質量,惟近年日本的行動顯示其意欲擺脫戰後制度的束縛。根據歷史,海權競逐經常導致戰爭──特別是大國戰爭。更重要的是,中國與日本曾在過去兩百餘年內爆發兩次大戰。因此,研究中日兩國在後冷戰時期的海軍戰略與發展對於評估未來東亞之局勢是重要的。本文以現實主義作為理論架構,並使用歷史研究法、文件研究法、內容分析法以及比較法,以便釐清中國與日本雙方的國家利益與海軍戰略,並評估目前雙方的海軍能確保其國家利益之程度。研究發現,

中國的海軍戰略呈現攻勢傾向,符合修正主義國家之特徵;日本的海軍戰略則為守勢傾向,符合維持現狀國家之特徵。由於區域內各國的軍事現代化以及美國在東亞地區的軍事存在,高昂的衝突成本制約了解放軍海軍達成戰略目標的成功率。是故,在可預見的未來,東亞地區爆發大規模的武裝衝突的可能性不高。並且,由於中國尚未能達成大部分的戰略目標,其將賡續進行海軍建設。且美國的東亞政策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故不能排除未來日本擴張海軍武力的可能性。此外,中國與日本的海軍發展將迫使區域內多數國家繼續海軍軍事現代化作為回應。

國軍後勤商維導入美軍效益後勤模式之可行方案研究─以陸軍TH-67型教練直升機機隊為例

為了解決基隆級升級的問題,作者康慶順 這樣論述:

為振興國內經濟與提升基礎工業,台灣陸軍確遵國防二法於民92年底起,接續完成各型直升機軍機策略性商維;適值軍機維保釋商在「有效提昇國內航太科技水準」、「扶植國內國防工業自主能力」、「促進國內產業升級」,以及「擴大內需」等方面均有顯著成效之時,國防部為有效降低後勤維持成本與因應兵力規模縮減,規劃仿效美軍效益後勤(PBL)策略,以作為未來國軍後勤維保委商政策。本研究以陸軍「TH-67型教練直升機機隊商維案」為研究個案,透過文獻整理進行專家訪談後,分析研究個案以「全系統」導入效益後勤(PBL)為最適方案,另就「政策制度」、「組織文化」、「合約管理」等部份闡述執行窒礙,並推導出七個命題,最後從「政策推

動面」與「實際執行面」等2個方向提出執行建議,俾易達成效益後勤支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