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豬肉派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出下列價位、菜單、推薦和訂位總整理

大成豬肉派評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大竹伸朗寫的 看不見的聲音,聽不到的畫 和池上彰的 改變世界的10本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限量販售大成桐德黑豚肉水餃,每口都像新鮮手工包的可口水餃也說明:... 豬肉來得優質,也稱為六白盤克夏黑諸,擁有豐富的油脂,品種稀有珍貴 桐德黑豚 ... 派海陸拼盤、甜薯片爆米花冰淇淋飲料無限暢飲. 2 10 月, 2023. 0. 尼力相關平台. 食尚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臉譜 和暖暖書屋所出版 。

最後網站大成黃金燻雞派的價格推薦- 2023年10月| 比價比個夠BigGo則補充:【大成食品】鹹香豬肉派/黃金燻雞派140g/片(單片組)小披薩下午茶拉絲起司PIZZA 鹹派冷凍食品超取. 鹹香豬肉派(140g/片) $42. 蝦皮商城 大成食品官方旗艦館(66349).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成豬肉派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看不見的聲音,聽不到的畫

為了解決大成豬肉派評價的問題,作者大竹伸朗 這樣論述:

衝動、直感 圖像世界的拾荒者。_____大竹伸朗 自草間彌生、橫尾忠則、村上隆與奈良美智後, 日本藝術界在國際上最有潛力 結合通俗與前衛的下一波勢力潮流代表人物。 從追憶少年到「全景1955─2006」展創作軌跡全記錄   宛如鬼才般的全能藝術家,是大竹伸朗給人的明快印象。以畫家身分廣為人知的他,創作手法卻繁雜且多樣地令人目不暇給,這些精采華麗,但絕非淺嘗輒止的手法,多年來覆蓋了從素描到油彩的繪畫創作,自靜照攝影延伸至實驗錄像的影像生產,以路上拾遺、蒐集商標與裁切印刷品為主軸,並加以重新組裝拼湊的現成圖像剪貼術等。而他宛如萬花筒、綜藝團與破爛老屋交配結合的大型裝置物件,無論是

舊屋廢墟、公共澡堂、校園裝置或歌唱機器,都展現出其講求混種疊合與即興拼貼的獨特美學感性。除此之外,他還是匠心獨具的獨立製書者暨設計人,對於印刷術與字型學有著特殊的感性執著,並著有多部闡述創作理念、文風接近內心自剖與生活反思的獨白書寫。   究竟在這些令人目不暇給的創作實踐背後,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大竹伸朗1955年出生,從小就喜愛繪畫,並以成為畫家為目標。1974年,東京藝術大學落榜後進入武藏野美術大學油畫科,讀了一星期便休學,跑到北海道別海町的牧場工作,期間在北海道各地從事繪畫及攝影。1977至1978年前往英國,在當地以各式各樣的情景為題材,進行攝影及速寫,並於1986年將作品集

結成冊出版。他在倫敦的波多貝羅路跳蚤市場認識了一位販賣大量火柴盒的人,這成為了他投入一生製作的「剪貼簿系列」作品的開端。1980年從武藏野美術大學油畫科畢業,與友人組成噪音樂團「JUKE/19.」,獨立製作發行專輯。   80年代初期,大竹伸朗以鮮明強烈風格出道,在業界造成震撼,成為日本新繪畫(New Painting)的旗手。他以「既有存在的物件」為素材,透過繪畫、拼貼、攝影、裝置、聲音、書籍等不同媒材,強烈且直觀地建構自己的世界。1982年開始在日本及英國等地舉行個展,獲得極高評價。而後進行繪本、攝影、立體雕塑、拼貼、行為藝術等各式各樣的藝術表現,活躍於國際。1995年,與山塚EYE組成

行為藝術雙人組「Puzzle Punks」。2006年,於東京都現代美術館(MOT)舉辦大型回顧展「大竹伸朗 全景 1955-2006」,以近兩千件的作品群作為至今藝術活動的大成。此展覽是日本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在世藝術家個展,被評為空前絕後。   在大竹伸朗的圖像世界裡,最核心的創作手法莫過於「張貼」(paste)。「畫」與「貼」兩種素樸本能的動作間,有著彼此纏繞、互相交疊的親合性,也是一種創生式的自然衝動。因此無論是印刷品上的現成影像、相機攝取的照片影像,以及畫家手描或油彩繪製的圖像,在大竹伸朗的剪貼本、素描簿、繪畫板,乃至於裝置物上,都是可以不斷覆貼增厚或剝除斑駁的,一種奠基於創作者主觀

直覺與創生衝動的時間層塊,就像風化後的化石遺跡般,體現出某種個人性與時代性的視覺徵兆。而這種以「張貼」作為核心手段,講究層塊堆砌與時間疊面的圖像積累剝除術,遂成為大竹伸朗獨樹一格的創作方法論,體現在他各式各樣的跨類型創作實踐裡。   他那彷彿熱病(fever)般的旺盛創作欲,背後是一種對於「已經存在的事物」(what’s already there)之肯認與著迷。他的身體與眼睛宛如一組對著圖像世界進行無間斷掃描的照相鏡頭,不斷撿拾著周遭各種稍縱即逝、卻讓他深深著迷的圖像物件,多年來所累積的素描本、筆記冊與剪貼簿,本身成為具有獨立生命的「作品」群,被視為是其創作裡最精華的核心,它們大多沒有清楚

的起承轉合,豐艷混種的厚重皺褶,更像是一系列的迷途地圖,具體呈現了多年來大竹像是圖像世界的拾荒者般。   這種與「剪/貼」概念息息相關,對圖像世界高度好奇的創作趨力,曾促使大竹伸朗將攝影家理查.阿維東(Richard Avedon)的攝影名作《Portraits》,完全按照原書順序地以自身風格全本臨摹了一遍,成為圖像衍生變體的素描本《Portraits by Avedon: 18th July, 1979》;當他在書店裡遇上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厚如磚塊的巨冊《Complete Paintings and Drawings》時立刻抬回家,將其當成黏貼作畫、圖像對撞的厚實

底本,就像是要與其「決鬥」一般。大竹這種以既有書籍作為剪貼底本,並在上面塗鴉作畫的創作手法,至今最少有七十多本以上,後來匯集成《A Compact Guide to Shinro Ohtake Scrapbooks》,原本被人們認為不登藝術大雅之堂的個人剪貼簿,如今已然形成自成一軌道的小宇宙,有著獨自的迷你指南,是大竹伸朗最核心的創作母體之一,而在他其他的繪畫、裝置與大型公共藝術作品裡,都不難看到此種不斷疊合、張貼與漸趨斑駁的剪貼簿美學意識貫穿其中。   大竹伸朗憑直覺蒐集來的物品構築成的建物,總是呈現出一種俗豔的趣味性與庶民的親切感。他曾在本村「家計畫」藝術空間中,改造一座舊齒科醫院,並將

它命名為(舌上夢/ボッコン覗)。2009年,應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之邀,在直島上創作的銭湯「I♥湯」,再次展現大竹伸朗的拼貼表現主義,從外觀的巨型裸女剪影燈箱,到室內的彩繪磁磚風呂繪、船艙、松樹,和來自日本性愛博物館「秘寶館」的大笨象模型,以及各種原創藝術畫作等等,都讓觀眾看到藝術家的爆發性。這個由大竹伸朗創作的狂放藝術品,於2009年7月底正式對外營業。2012年,他應邀參加世界三大藝術展之一的卡塞爾文獻展(Kassel Documenta),2013年,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則邀請他前往參展。大竹伸朗的國際名聲日益大增,作品質量兼具,廣受日本國內及海外美術館收藏,儼然成為自草間彌生、橫尾忠則、村

上隆與奈良美智後,日本藝術界在國際上最有潛力結合通俗與前衛的下一波勢力潮流,而備受矚目期待。日本中生代藝術家村上隆表示,大竹伸朗可謂他的啟蒙老師,當年他就是看了日本當代藝術推手小池一子,在佐賀町展覽空間策畫的大竹伸朗展,才走上藝術之路。   驅動大竹伸朗成為藝術家的源頭,是他那股對圖像世界的疑問、困惑、好奇與衝動,也是《看不見的聲音,聽不見的畫》中不斷反覆致意的一個母題。本書是大竹伸朗從追憶少年到「全景1955─2006」展創作軌跡的全記錄,由56篇散文組成,分為<遠景:記憶與創造><全景><近景:日常與創造>三部分,除了日常生活,大竹也重新思索每天創作的各種主題和具體素材。他試著在可能的範

圍之內,以繪畫創作為主軸,將過去自己所創作的立體作品、版畫、攝影、照片、貼畫、聲音、繪圖等作品,與自己的距離、邂逅和思考等,徹底轉換成語言:   以什麼樣的觀點,將直接連結到創作的衝動和思維,轉換成什麼樣的語言,才可以順利傳達給人們?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結果,卻總是重複陷入一股無法順利轉換的焦慮當中。不過,我微微感覺到的,那種「每次都無法傳達的焦慮」,最終總是會讓我「動手」進行畫作或文章的創作。   某天,在進行剪貼簿的創作時,我腦海中了突然浮現「地圖」這個字眼。剪貼的行為,感覺就像是針對自己內心的「地形」進行地圖製作。當時,我以為那只是自己的幻想,但之後,我認為每一個人內心都有以各種不

同形狀呈現的未完成「地圖」。   以什麼樣的方法、和這種內心「地形」產生什麼樣的關係,或者完全無關,就因人而異了。   就算這始終是張未完成的地圖,但我非常想透過某種表現方法,盡可能在內心中感受到的「地形」中來回漫步,即使很模糊,可能的話,我還想看看燒炙出的「地圖」,就算只有一瞬間。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藝文評論家 張世倫   推薦/詹雨樹   選書 設計/平面設計師 王志弘

改變世界的10本書

為了解決大成豬肉派評價的問題,作者池上彰 這樣論述:

書蘊藏著無可忽視的力量,10本撼動世界、創造歷史的書。   池上彰 日本知名作家、媒體人、時事評論家   從《資本論》、《可蘭經》、《安妮的日記》,到凱因斯、傅利曼、韋伯……   透過他的精闢分析,從現代眼光解讀10本撼動世界的經典作,讓你一次搞懂!   日本讀者好評迴響、不斷加印,擴展國際視野的好書!   家喻戶曉的10本重要書籍,背後竟隱藏著驚人事實!   ◆《安妮的日記》為什麼能影響中東問題?   ◆ 你所不知道的《聖經》內容與歷史   ◆ 從《可蘭經》教義一窺溫和的伊斯蘭教   ◆ 禁慾主義是成功之道?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 馬克思《資本論》暴露了資本主義的缺點,

引起革命   ◆ 蓋達組織啟蒙書《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之「路標」》內容解說   ◆ 輻射、農藥……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揭露科學陷阱   ◆ 達爾文《物種起源》掀起美國國內宗教與科學的對立   ◆ 經濟不景氣的處方箋──凱因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   ◆ 傅利曼《資本主義與自由》的價值觀導致了雷曼衝擊   在陷入極大的不安和混亂中時,   我們更需要再次感受文字的力量,並重新認識書籍的力量。   書籍擁有不凡的力量。人們在閱讀書籍之後,會被內容感動、受到感化或抱持危機感,進而產生各種行動。這些行動會影響更多人,有時甚至會影響政府,建立嶄新的歷史。有些書讀過之後,閱讀者會被其中蘊含

的力量所震懾,或是被書中的主張啟發,猶如醍醐灌頂一般打開視野。還有些書第一眼看起來深奧幽玄,但只要進入書中世界,就會被其獨特的論點所吸引。   本書列舉了10本有上述特質的作品:安妮.法蘭克的《安妮的日記》、《聖經》、《可蘭經》、馬克思的《資本論》、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賽義德.庫特布的《路標》、瑞秋.卡森的《寂靜的春天》、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凱因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以及傅利曼的《資本主義與自由》。   這些都是擁有龐大力量改變世界和影響人類的作品,大部份的人雖然都聽過這些書,卻很少人真正讀過,也許因為年代久遠、或由於內容艱澀難懂而不易閱讀。透過池上彰清晰易懂

的解讀,帶你一次了解這10本撼動世界的經典作,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編輯小語       ◆池上彰在日本所主持的知識性節目,極具影響力,也大受歡迎與好評。曾登上網路票選「擁有影響力的100名日本人」排行榜第22名,以及「大家希望他能當總理的名人」第3名、「日本人心中最理想的男性上司」第2名。   ◆本書在日本至今仍是持續銷售不斷的暢銷書。 作者簡介 池上彰 Akira Ikegami   1950年出生於長野縣。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畢業後,進入NHK(日本放送協會)任職,前後擔任記者與新聞主播,於2005年離職。之後成為自由記者,活躍於電視節目、報紙與雜誌等報章媒體。擔任信州大學特任

教授。     2005年後以個人的身分主持過許多富有知識性的熱門節目,並常撰寫有關時事、國際關係等評論專欄以及書籍。由於深入淺出的介紹方式,廣及各類知識、時事新聞、世界局勢和金融問題,風格明快、解說清晰易懂,深受大眾喜愛。電視節目包括「原來如此!池上彰的新聞學習」、「池上彰的經濟教室」、「池上彰解說塾」等,都相當受到歡迎和好評。   著有《是這樣的嗎?現代史》、《不知道就落伍的世界大問題》、《有實力,更要學會表達力》等多部作品。最新力作包括《東日本大地震:串連人心的新聞》、《池上彰:了解宗教就能看清世界》等。 譯者簡介     游韻馨   改變世界是一個很大的議題,不只是人可以改變世

界,書也能。作者池上彰列出的十本改變世界的書,本本都很精彩,也興起我想要一一閱讀的念頭。話說回來,若說最近改變我最大的一本書……我想就是《學習。在一起的幸福》吧!   部落格:kaoruyu.pixnet.net/blog   e-mail:[email protected] 前言 第1章安妮的日記 弱者是別人攻擊的目標。唯有強者才能存活下來,而且絕對不會輸! 一名少女的日記撼動國際社會 《安妮的日記》在阿拉伯國家默默無名 亦為芥川獎得獎作品《少女的告密》的靈感來源 《安妮的日記》創作歷程 部分日記內容遭到刪減後出版 猶太人為何會受到歧視? 安妮稱呼日記為「我最親愛

的吉蒂」 對母親極度反抗 對於性的啟蒙 春天的降臨 以「猶太人」身分成長的安妮 日記被迫終止的那一天終於到來 第2章聖經 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 聖經建立了歐美文化基礎 《聖經》共有兩種 猶太人的律法之書 《舊約聖經》總共有三十九卷 與亞伯蘭立約 領受「十誡」 《律法》與《舊約聖經》的微妙差異 《新約聖經》共二十七卷 是否還有其他福音書? 馬利亞處女懷孕 耶穌展現的無數奇蹟 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死而復生 〈啟示錄〉的預言 基督教的擴張與分裂 十字軍出征 第3章可蘭經 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分,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分者。 最溫和的經典卻誕生了激進派

三大一神教 穆罕默德是「真主的先知」 真主翻譯者 日文版為解說書非翻譯本 編輯方法相當獨特 世界末日終有審判 何謂Jihād(聖戰)? Jihād是指為阿拉做的努力 伊斯蘭教徒應遵守的五功 不吃豬肉與不喝酒的理由 男人可以娶四名妻子? 女性穿戴頭巾的理由是? 遜尼派與什葉派 何謂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伊斯蘭金融日益蓬勃 第4章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勞工也會將勞動視為上帝期許的生活目的,並認真工作。 分析宗教與經濟意外交錯的關係 軍隊是「暴力裝置」? 分析宗教對於經濟的影響 在新教徒的國家發展資本主義 何謂「資本主義精神」? 「資本主義精神」促進經濟發展 何謂宗教改革 喀爾文的「預選說」

自己創造「救贖的確證」 不能因有錢而安逸 資本主義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接受資本主義擴大貧富差距的結果 最後,宗教的意義消失殆盡…… 反對者大有人在 第5章資本論 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 準確預估貧富差距與金融危機 馬克思是何許人也? 勞動是價值的泉源 從分析「商品」開始 「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 勞動使物有價值 以勞動時間計算勞動量 貨幣是從商品中衍生出來的 貨幣形成資本 勞動力也是商品 勞動力的價值值多少? 勞工遭受壓榨 降低商品價格、降低勞動力價值 資本積累形成M型社會 資本主義就這麼崩壞 社會主義諸國的失敗 第6章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之「路標」 伊斯蘭教為

了確實扮演領導全人類的領袖角色,伊斯蘭共同體必須以初始的形態重生。 賓拉登的啟蒙書 在第十年遭到擊斃 改變世界的九.一一 二○一一年埃及革命與「穆斯林兄弟會」 因暗殺納賽爾未遂轉而地下化 伊斯蘭絕對主義 對抗「蒙昧時代」(Jāhiliyyah) 「真主主權」並非人類的主權 整個世界都是蒙昧時代 「遵從沙里亞(伊斯蘭教法)」 《路標》是庫特布思想的集大成 第7章寂靜的春天 我們被騙了。接下來的旅程是災難、是毀滅。 成為全球關注環境問題的契機 「那是個寂靜的春天」 身為生物學者的卡森 DDT的危險性 食物鏈造成人體累積 有些農藥甚至是極為恐怖的毒藥 水也受到污染 提出「其他的解決之道」 甘迺

迪總統也積極作為 化學業界猛烈反擊 應重視生產者還是消費者? 全面禁用DDT 反省近代自然觀 現在依舊危機重重 第8章物種起源 人類的知識太過淺薄,卻自以為是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撼動基督教社會的根基 加拉巴哥群島的生物啟發了達爾文 兩百歲冥誕 生物是由神創造的嗎? 變化產生了多樣物種 變異與自然淘汰 找不到變異過程中的物種 引起激烈辯論 馬克思也受到了影響 「社會達爾文主義」應運而生 空氣污染也會自然淘汰物種 促進遺傳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發展 深植於美國社會的「反進化論」 第9章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 我們所處的經濟社會最嚴重的缺點就是,企業無法完全雇用所有勞工,以及財富與所得分配不均且

不公。 拯救經濟不景氣的「處方箋」 重生的凱因斯 凱因斯本身也賺錢致富 因為研究世界恐慌而完成此書 「非自願性失業」的現況 不了解「乘數效應」的日本前首相菅直人 政府支出可以產生好幾倍經濟效應 如何提高消費傾向 民眾不願釋出貨幣 利潤率愈高,投資意願就愈高 透過利率變動控制經濟景氣 深深影響甘迺迪政府的經濟對策 成功克服經濟難題 過度信任政治家的智慧? 凱因斯「已死」卻又「回來了」? 第10章資本主義與自由 政府的職責就是保護個人自由,避免來自國外的敵人和我們同胞的侵害。 從異端變成常識的「自由至上主義」 Libertarianism(自由至上主義) 傅利曼與芝加哥經濟學派 歷任共和黨總

統的智囊 小政府與重視個人自由 「自由市場也能保護言論自由」 「無用的十四個項目」 市場經濟不穩定? 景氣對策應重視貨幣供給量 主張「浮動匯率制」 建議「可自由選擇學校」 「企業經營者的使命」就是獲利 「累進稅率沒有效果」 「反對國營的年金事業」 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對日本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茶黨」思想 結語 前言   儘管現代社會閱讀風氣日漸衰退,但每天還是有許多新書上市。雖然書店架上陳列著滿滿的書,讀書人口卻愈來愈少。一提到現代人的閱讀習慣,不禁令人直搖頭。   不可諱言的,書蘊藏著無可忽視的力量,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本書撼動世界、創造歷史。      閱讀過後,人們會被內容感動、受

到感化或抱持危機感,進而產生各種行動。這些行動會影響更多人,有時甚至會影響政府,建立嶄新歷史。書籍擁有的力量就是如此偉大。   《聖經》、《可蘭經》、《資本論》……這些書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雖然大家都聽過這些書,卻很少人真正讀過。不僅年代久遠不易閱讀,內容也很艱澀難懂,這樣的印象讓人完全不想翻閱它們。   話說回來,有些書讀過之後,閱讀者會被其中蘊含的力量所震懾,或是被書中的主張啟發,猶如醍醐灌頂一般打開視野。還有些書第一眼看起來深奧幽玄,但只要進入書中世界,就會被其獨特的論點所吸引。   這本書列舉了十本有上述特質的作品,並取名為《改變世界的十本書》。   當然,還有很多書也「改變

了世界」,但我是以自己的方式選出了十本不看可惜的著作。   第一本要介紹的是《安妮的日記》。可能許多讀者對於我選擇這本書感到驚訝,但閱讀過本書內容就能了解我的理由。   選擇《聖經》是因為它是全世界賣得最好的暢銷書,更是建立起歐美基督教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  《聖經》分成《新約聖經》和《舊約聖經》,是許多人的信仰中心。不僅擁有眾多虔誠信徒,也幫助建構和平社會,卻也因此發生了以「信仰」為名的十字軍東征,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血腥行動。甚至還在現代社會形成了歐美國家與伊斯蘭世界的對立情勢。   隨著時代演進,人類社會也出現了從科學角度推翻《舊約聖經:創世紀篇》內容的書籍──那就是達爾文的《

物種起源》。   《物種起源》的觀念創造了「進化論」,促進科學界蓬勃發展。一本科學書改變了人類意識,協助科學發展。這股龐大的力量令人感到振奮,遺憾的是,仍舊無法改變部分基督教徒的想法。   進化論產生的爭議,讓我充分見識到宗教的力量有多強。宗教與書籍,究竟何者的力量較強?當兩者理念相同時,確實可以發揮驚人的相乘效果;但若站在對立面,究竟誰會勝出?這真是令人想要深入探究的主題。   宗教擁有改變人類社會的力量。《聖經》在歐美國家建立了以基督教為基礎的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信仰同一位神的伊斯蘭教聖典《可蘭經》,則在中亞地區發揮了強大影響力,形成伊斯蘭文明。   宗教的力量透過書籍影響人類行為

,有時甚至會引發偏激極端的宗教運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伊斯蘭理論家賽義德.庫特布撰寫的《路標》。   讀過這本書之後,就能理解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的極端思想從何而來。   此外,曾經統治阿富汗,如今在阿富汗國內與鄰國巴基斯坦部分地區仍有一定影響力的塔利班組織,其核心思想也與《路標》內容相當接近。   書籍若是透過這樣的方式發揮力量,便會在全世界造成混亂並引發恐怖活動。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紛爭,讓我深刻感受到書籍的威力有多恐怖。   即使是在我們沒有預料到的地方,宗教也深深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清楚揭露了這一點。   這本書認為,人們追求「來

世得永生」的行為,正是貪婪的資本主義精神的基礎,獨特觀點令我驚豔。   這個理論讓我聯想到驗證數學題目時使用的「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之間的關係。由於基督教徒並沒有足以支持「自己來生會得救」這個信念的充分條件,因此只好努力工作滿足必要條件。簡單來說,這就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基礎概念。   話雖如此,短短一句話仍無法滿足讓讀者理解的必要條件。詳細論述請參閱內文。   馬克斯.韋伯認為基督教派中,新教的信仰模式促使了資本主義的形成;相對於此,卡爾.馬克思的《資本論》,則剖析了資本成為主宰人類行為的神祇,進而控制人類的社會架構。   《資本論》揭發了資本主義非人道的一面,遺憾的是,卻

沒有告訴我們,打倒資本主義後,下一步該怎麼走。正因如此,才無法避免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停滯不前、社會混亂、貪污腐敗等現象。   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指引了一條明路,認為只要利用理性的經濟對策,即可遏制資本主義的惡果蔓延。這個人就是《就業、利息和貨幣的一般理論》的作者凱因斯,他寫的這本書讓人們不再畏懼經濟恐慌的發生,再度正視資本主義。   話說回來,無論是多有力的經濟理論,都無法解決所有經濟問題,而且一旦社會經濟結構改變,效果也會銳減。   於是,傅利曼的《資本主義與自由》便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登場。這是一本充滿論辯風格的書。在閱讀過程中給了我許多啟發,不斷驚呼:「這個理論真的可行嗎?」看完之後,

我完全能理解這本書引發正反兩極評價的原因。   另一方面,大多數現代經濟政策都遊走於凱因斯與傅利曼理論之間,讀完這本書,絕對能讓一般讀者體會到經濟理論的有趣之處。   本書是以女性雜誌《CREA》的連載內容修纂而成。連載期間發生了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輻射外洩事故,輻射物質擴散的危機,使人們害怕輻射帶來的危險。於是,我決定將瑞秋.卡森撰寫的《寂靜的春天》也列在十本書裡。   《寂靜的春天》教導我們,人類的自以為是不僅破壞了環境,還回過頭來破壞了自己的生活。人類必須以更謙虛的態度面對科學的力量。從這一點來看,我認為這本書在現代社會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上述十本書可說是生長在現代社

會的我們,最重要的教養基礎。衷心希望這本書能讓各位在考慮自己未來的人生時,有更堅定的想法,這是身為作者最大的榮幸。   看過本書之後,若對書中介紹的作品有興趣,請務必親自讀過一遍。 記者 池上 彰 第1章 安妮的日記 初版一九四七年,荷蘭 弱者是別人攻擊的目標。唯有強者才能存活下來,而且絕對不會輸!──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1929-1945年) 一名少女的日記撼動國際社會 或許有讀者懷疑,這本書怎麼會「改變世界」?我的答案是,因為它改變了中東問題的發展方向。 在介紹《安妮的日記》之前,我先花一點篇幅解釋中東問題的起因。一直以來,猶太人希望能建立自己的國家,於是向聯合國提

出分治方案,將巴勒斯坦分成「猶太國家」與「阿拉伯國家」兩國。此議案經聯合國表決通過之後,一九四八年五月,由猶太人統治的以色列,便在有許多阿拉伯人定居的巴勒斯坦地區建國。 多年來,以色列不斷與反對其建國的周邊阿拉伯國家開戰。猶太人也跨越了當初聯合國劃分的「猶太國家」領土,佔領整個巴勒斯坦。 這個舉動引發阿拉伯國家反彈,也使中東問題陷入膠著。儘管如此,由於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德國納粹屠殺了六百萬人左右,因此,阿拉伯國家以外的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舉動並未給予太大壓力。 造成這個現象的代表性人物就是安妮.法蘭克,她留下的《安妮的日記》手稿,真實描繪了猶太人當時的處境。一名懷抱璀璨未來的少女只因為

猶太人的身分被奪去了性命,讓許多《安妮的日記》的讀者紛紛為她感到悲傷。就連我看完《安妮的日記》後,也無法強烈譴責以色列違反聯合國決議的行為。 以色列如今依舊是個獨立存在的國家,而且也在中東地區建立了穩固地位,我認為這都要歸功於《安妮的日記》。 《安妮的日記》在阿拉伯國家默默無名 幾年前,我曾經在埃及開羅大學與正在學習日文的學生們交談。別懷疑,我們當時是用日文溝通。 那個時候我提到了《安妮的日記》,現場竟然沒有一位學生聽過這本書。 《安妮的日記》在全世界被翻譯成七十多種語言,當然也有阿拉伯譯文版,但不要說是看過,學生們根本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