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寓所專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出下列價位、菜單、推薦和訂位總整理

時代寓所專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謝光宏寫的 推翻共產黨政府犯法嗎? 和(墨西哥)胡安·恩裡克斯的 重寫生命未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在App Store 上的「台北時代寓所」也說明:閱讀評論、比較客戶評分、查看截圖,並進一步瞭解「台北時代寓所」。下載「台北時代寓所」並在iPhone、iPad 和iPod touch 上盡享豐富功能。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白象文化 和浙江教育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學系 張譽騰所指導 陳嘉翎的 國家文化政策與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演化 (2018),提出時代寓所專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家文化政策、國立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文化治理、演化。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建築研究所 黃承令所指導 潘宗呈的 台北市青田街地方記憶保存之研究 (2014),提出因為有 日式宿舍、青田街、在地性、古蹟保存、全球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時代寓所專案的解答。

最後網站香港CCD,希爾頓亞太首間Tapestry 酒店「台北時代寓所」六 ...則補充:一間飯店便匯集多位大師設計,一起來看看下榻台北時代寓所必需細品的六大 ... Tea on Tap)」飲品專案、並供應啤酒、精緻紅白酒及氣泡酒飲;「新鮮現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時代寓所專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推翻共產黨政府犯法嗎?

為了解決時代寓所專案的問題,作者謝光宏 這樣論述:

滿清已被推翻110年,但在共產黨專政下,至今中國人權比封建皇朝時高多少?!   ◎作者研究各國政治制度與歷史多年,試圖為新中國找尋出路。   ◎從古今思想演變談到中共建國以來種種事件,揭露所謂中國式民主的違憲與荒謬。   ◎在歷史脈絡與中國憲法精神中探究共產政權,為實現中國的夢想奠定重要的基石。   ●國家是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為國家而生存~~愛因斯坦   「共產黨有合法的執政權嗎?」   「我有組黨參政中國的權利嗎?」   「人大代表是由我們選出來的嗎?」   「中國憲法的人民權利去了那裡?」   「沒有了憲法權利,那麼還要盡公民的義務嗎?那我為什麼要支持政府呢?」   ……   

「推翻共產黨是犯法的嗎?憲法有說明這一點嗎?」   當人民不重視、不珍惜、不堅持憲法給予人民的權利保障,到迫害來臨時,   才發現自己已經是一無所有,就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   歷史上暴政的道路很多時是由人民自己築成的。   ●本書專章探討   ‧偉大民族VS.偉大領袖   ‧共產主義的起源   ‧在那個時代   ‧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衰落   ‧中國與共產黨的開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論共產黨的道德觀念   ‧中國憲法   ‧共產黨違憲執政   ‧國民黨與共產黨的腐敗   ‧建設民主中國   ‧國民議會   ~~一次看清與推翻共產黨的本質  

時代寓所專案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星巴克 #時代寓所 #starbucks
星巴克目前唯一一間入駐飯店門市「時代寓所門市」於12月2日盛大開幕,位在台北時代寓所飯店一樓,鄰近捷運善導寺站四號出口。

星巴克時代寓所門市亦導入「氮氣系列(Coffee & Tea on Tap)」飲品專案、「酒精專案」及「現烤專案」,除供應「氮氣抹茶那堤」、「氮氣芙蓉花果茶」、「氮氣馥列白」、「氮氣焦糖瑪奇朵」四款清涼滑順的氮氣系列飲品外,也有精緻的紅白酒、氣泡酒,及暢快的啤酒飲品,搭配新鮮的現烤麵包與餅乾,從早到晚都能享受不同的情調。

門市推出粉紅年代氣泡調酒,使用有著蘋果、葡萄柚甜香的畢旗利氣泡酒,妝點著帶有花果茶甜香的芙蓉花神艾爾啤酒,兩杯售價$400。

【Info】
時代寓所門市
門市地址:100024台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7-1號
門市電話:02-23214348;門市傳真:02-23216348
營業時間:
平日6:30-22:30 (6:30~9:30僅服務飯店顧客)
假日 07:00-22:30 (7:00-10:00僅服務飯店顧客)
座席數:97席。

我是Abby❤️
一名空服員,也是一名小小Youtuber
台灣出生,是新加坡籍航空的組員
生活/旅遊/開箱/美食/航空/新加坡等主題
各式各樣在我生活中出現的
在我的頻道都看得到☺️

開心 勇敢 正向 的去愛世界上的一切
喜歡我的影片 記得按下訂閱
和我一起探索這個世界的美好

期待能與更多創作者合作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pan812
Youtube: https://youtube.com/c/Abbycrewlife

國家文化政策與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演化

為了解決時代寓所專案的問題,作者陳嘉翎 這樣論述:

本論文主要在於探討國家文化政策對國立博物館創建與發展的影響,並以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為主要研究對象。其理由在於:1955年,史博在特殊的歷史情境下奉令籌設,成為戰後臺灣第一所國家級博物館,以奉行國策為前提,扮演著國家文物典藏、展覽場域與研究詮釋之重要角色,以推展社會教育;在史博創建後其60 餘年的進程中,為順應國家不同階段的政策發展,因而展現出不同的肌理與樣貌,讓史博成為國立博物館受國家文化政策影響的具體代表。所以,本論文將以Tony Bennett 所主張:「政府設置博物館是以文化治理為目的」作為理論基礎,運用公文檔案、文獻資料、報紙報導、展覽圖錄、口述歷史等史料作為文本,並從生

物學隱喻的觀點,將史博視為一個有機體,考察自1950年至2018 年間,國家文化政策的發展如何讓史博創生與推移的一段演化歷程。本研究將史博演化歷程劃分為兩大主體部分:第一部分為「中國化意象與國家認同形塑:在國族中誕生的博物館」,首先追溯1950 至1980 年代中期,史博在戰後臺灣戒嚴的威權體制下創建與發展的過程,其如何全力配合「去日本化、再中國化」、「反共抗俄」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等國家政策,致力成為現代中華文化藝術的展示櫥窗;第二部分為「全球與在地的辯證:朝向市場與社會向度的博物館」,繼而考掘史博在1987 年國家解嚴以後的民主化發展中,在臺灣主體意識下,如何揉合現代化、本土化、全球化、

社會化與在地化等文化政策,以及面臨博物館時代的來臨,又如何積極從事不同的轉型與創新,以求自主與永續經營。本論文在上述兩大主體下,並依據史博歷任館長的文化治理特色及其所呈現出來的演化態勢,進而歸納為以下四個時期,包括:一、社會教育政策與史博的創建:蔣中正總統、張其昀部長、包遵彭籌備主任時期(1950.03-1956.02);二、「中國化」政策與史博的發展:包遵彭、王宇清、何浩天、李鼎元館長時期(1956.03-1986.01);三、本土化/ 全球化政策與史博的轉型:陳癸淼、陳康順、黃光男、曾德錦、黃永川館長時期(1986.02-2009.12);四、社會化/ 在地化政策與史博的創新:張譽騰、陳登

欽、陳濟民、廖新田館長時期(2010.01-2018.06)。經上述研究發現,史博作為一所國立博物館,其演化歷程與國家文化政策相互脈動且深受影響;史博歷任館長也唯有在各個時期的國家文化政策下作出呼應與實踐,始有自主與對話的空間。綜上所述,史博個案說明了國立博物館在政治環境發展中的能動性與因應之道,就如同一個物種與其棲地的演化關係。

重寫生命未來

為了解決時代寓所專案的問題,作者(墨西哥)胡安·恩裡克斯 這樣論述:

● 為什麼自閉症、哮喘、肥胖和過敏等疾病的發病率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為什麼人類活得更久、變得更聰明了,生的孩子卻更少了?如果達爾文今天還活著,他會如何解釋這個新世界?或者你有想過我們的孩子最終會變成不同的物種嗎?   ● 著名生物技術創投家胡安·恩裡克斯和科學家史蒂夫·古蘭斯在《重寫生命未來》中告訴我們,人類已經站在了一個關鍵的進化節點上,在這裡,由人類驅動的進化邏輯將取代由自然選擇和隨機變異驅動的進化,成為驅動物種進化的決定性力量。   ● 在生物技術的加持下,地球物種的未來究竟一個充滿希望的夢想之地,還是通往至暗時刻的持久噩夢?《重寫生命未來》,為你揭示改寫生命底層密碼,重塑地球生命的

種種可能。   編輯推薦   ● 生物技術投資領域zui炙手可熱的投資者、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帶你先人一步預知改寫生命底層密碼的壯闊前景,掌握未來不可錯過的重要投資趨勢。   ● 人類活動已經廣泛改變了地球環境,借助生物技術,我們還將進一步改造地球生命,設計新的物種(包括人類)、治癒絕症、改造大腦……一個完全不同以往的未來已來,當下的每一個人都將牽涉其中,只有提前瞭解“遊戲規則”,我們才能搶得先機,創造理想的未來!   ● 湛廬文化出品。   精彩書評   人類並非在真空中演化,人類的未來不僅取決於人這個物種自身取得的值得誇耀的所謂“進步”,還要看人類與大自然的相容性。僭越、快速演化,可能令人

類先甜後苦,前景暗淡。 ———劉華傑 北京大學教授,博物文化宣導者   如果你認為人類的進化只發生在過去,那就再想想吧!這本書大膽地預言了物種進化的未來。 ——丹尼爾·利伯曼 暢銷書《人體的故事》作者   對於任何有興趣瞭解人之為人的複雜性的人來說,他們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很多想要的東西。這本書以一種引人入勝且趣味十足的風格寫成,指出了智人獨特的處境:我們可以決定自己下一步要成為什麼。 ——路易絲·利基 人類考古學的主要推動者,肯亞考古學家   我們應該在多大程度上控制物種生活的世界,包括自己的身體?這本書對決定人類命運的全球性問題和微觀細節的研究令人著迷。 ——加里·卡斯帕羅夫 國際象棋世界冠

軍   我們正在經歷從自然選擇決定的進化到人類設計驅動的進化。遊戲已經改變了,這本書提供了新的規則。 ——彼得·戴曼迪斯 暢銷書《富足》《創業無畏》《未來呼嘯而來》作者   這本書高瞻遠矚、發人深省,恩裡克斯和古蘭斯帶我們走上了一條倚重觀察和邏輯的道路,這條道路要麼通往至美的希望,要麼通往至暗的噩夢。系好安全帶,火箭就要起飛了。 ——馬丁·布萊澤 《消失的微生物》作者   胡安·恩裡克斯和史蒂夫·古蘭斯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具有多種可能性和需要更多責任感的未來。深入思考他們的作品帶來的影響,我們就有機會創造出一個理想的未來。 ——蒂姆·布朗 IDEO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IDEO,設計改變一切》作

者   [墨西哥]胡安·恩裡克斯   ● 商業領袖,企業家,卓越風險投資公司創始人。TED著名演講人,演講視頻總觀看量超過1 800萬人次。   ● 未來學家,哈佛大學遺傳學專案諮詢委員會主席,哈佛大學商學院生命科學項目創始主管,研究生命科學對社會經濟及政治的影響的權威人物,《財富》雜誌稱其為“基因先生”。   [墨西哥]史蒂夫·古蘭斯   ● 卓越風險投資公司聯合創始人。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美國科學促進會成員。主要研究將突破性技術應用於治療癌症、肌萎縮側索硬化、帕金森綜合征、阿爾茨海默病等。   引 言 加速進化:重新編碼世界和我們的身體/ 0 01

  第一部分 改寫生命密碼,重寫人類未來的決定性力量/007 01重寫大腦:自閉症發病率為何逐年增高/009 02重寫認知:達爾文進化論已不再適用/012 03重寫其他物種:如何馴養出溫和的狐狸/017 04重寫文化:我們如何變得不再崇尚暴力/023 05重寫免疫系統: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對日常食物過敏/028 06重寫世界:非天然的“全天然”世界/031 07重寫身體:肥胖的人與寵物/039 08重寫生育:性與生育的分離/044   第二部分 改寫生命密碼的途徑:我們如何操縱物種的底層代碼?/049 09編寫基因密碼與設計這些新密碼所處的環境/051 10理解基因與特質的關係,彌補“缺失的遺傳

性”/056 11掌握基因的開關,破解“巫術生物學”/063 12“摧毀”微生物,發起微觀戰爭/070 13重寫人體內的微生物群落/077 14改變大腦回路,加速大腦演化/088 15認識與改造病毒/092 16用精准的控制手段輔助生育/097 17推動進化的巨輪,改造“全息基因組”/108   第三部分 改寫生命密碼催生的五大新興應用領域/113 18領域一 通過智慧設計改變生物體及其後代的行為/115 19領域二 基因療法,劫持病毒治癒頑疾/120 20領域三 利用CRISPR 大規模改編生命/124 21領域四 設計嬰兒:子宮移植、跨代基因工程/129 22領域五 改變大腦:通過電擊重置

大腦回路/133   第四部分 擁抱未來,預知改寫生命密碼的前景/139 23個性化用藥,為病人定制專屬藥物/141 24定向調整大腦,延緩衰老,定格青春/147 25重寫身體和借助資訊素,讓他/ 她愛上你/151 26藥物研發與基因介入,讓你更高、更快、更強/158 27設計器官與克隆人類,打造全新的你/164 28全腦移植,讓你的腦力無極限/169 29人機共生,未來生活新常態/176 30基因測序,直面差異,獲取多樣性紅利/184 31技術輔助下的生與死/189 32企業與社會,為生物技術時代的到來奠基/193 33重新設計和驅動進化/198 34復活滅絕物種,掌握運行進化的能力/200

35掌控環境/205 36打造未來人類物種/208 37合成生命,打造經濟新生態/215 38讓出半個地球,讓它們自然進化/220 39逃離地球/222   結 語 新的進化樹/233   引言   加速進化:重新編碼世界和我們的身體   想像一下,我們把達爾文從他19 世紀的家中劫持出來,直接放在今天的倫敦特拉爾加廣場中央,他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在一陣暈頭轉向後,這位專攻人類優勢和瑕疵的剖析者會開始觀察:怎麼一切變得如此整潔有序?往日充斥著煤煙、馬糞和惡臭汙物的街道怎麼不見了?靠稀粥度日的流浪漢、肆虐的傳染病、滿街的跳蚤以及《霧都孤兒》(Oliver Twist )裡描寫的流浪兒童

都去哪兒了?每個人的營養攝入狀況似乎都很好,確切地說是明顯地營養過剩。廣場上的人們看上去既熟悉又陌生,哪兒來的這麼多大高個兒,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肥胖臃腫?為什麼孩子這麼少,老人這麼多,而且這些銀髮老人怎麼看上去都很健康?他會驚歎于林林總總的食物、小販、流動售煙車、炸肉排攤兒和有機果汁吧台。他還會好奇為什麼很多餐館牆上貼著“如對任何食物過敏請告知服務生”的告示。他繼續探究會發現:街上每個人都衣容整潔,牙齒健康整齊。孩子們都會識字讀書,還有時間自由玩耍……為什麼在特拉爾加廣場跑步的大人們都穿著短褲和尼龍鞋?為什麼有的老人幾乎沒有皺紋?為什麼有許多孩子和老人要對著霧化吸入器深呼吸?你應該能看出達爾文在

廣場上尋找什麼,快速進化的表現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僅僅用了150 年的時間,人類物種就發生了明顯變化。我們重新設計了世界和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聰明,還更為戀家。但掌管自身的進化也帶來了意外後果:快速進化的表現還包括迅速增長的自閉症、過敏症和肥胖症患病率,以及其他一些身心變化,而並非所有的變化都是正面的。   一直到相對晚近的時期,也只有少數人生活在達爾文的同時代人查理斯·狄更斯所描述的那種貧困當中,那時的城市民生窮困、疾病橫行、汙物氾濫、生命夭亡,種種慘狀屢見不鮮。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都很接近達爾文在他最著名的論著《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中所描述的那種蠻

荒世界。在那個世界中,自然是進化的駕馭者,星球上的生物的生存和興旺取決於兩種關鍵力量:自然選擇和隨機變異。   重溫一下生物學入門課的內容,自然選擇講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物種都是那些很好地適應了特定的環境,一代代繁殖到現在的。換句話說,就是“適者生存”。如果一種生物找不到足夠的食物,不能抵禦捕食者和疾病,無法找到合適、健康的配偶,那麼它就會滅絕。隨機變異指的是DNA 這種核心遺傳密碼,作為物種生物特性的基礎,在一代一代隨機地緩慢變化。通常這些改變是無害且注意不到的。有些情況下,顯著改變會有助於個體生物比其祖先更好地生存繁衍,而另一些時候,變化則可能會帶來可怕的遺傳疾病。   如果要達爾文來寫一部

《雙世紀記》(套用與他同時代的著名作家狄更斯《雙城記》的題目),他可能會用大量篇幅來描述無處不在、殘酷無情的變化。近40 億年以來,自然選擇決定了物種的生存和滅絕。生命在通過隨機變異適應改變著,隨著環境變遷、細菌進化與新捕食者和食物資源的變化,至少有一些物種會在某些時候贏得好運,得以倖存。   本書的目的不是要爭辯說達爾文講錯了,而是說他的觀點不再像以前那麼正確了。在20 世紀裡,人口數量急劇增長,人們在城市中聚集,智力不斷提升,人類自身及生活環境都越來越趨向於家庭中心化。我們變成了生存和死亡的根本驅動者。這一改變太過劇烈,如果達爾文在世的話,恐怕他要重新改寫《物種起源》中的許多部分,因為進化

的基本邏輯已經從大寫的N(Nature,自然)轉向了兩種新的核心驅動力:U(Unnatural selection,非自然選擇)和N(Nonrandom mutation,非隨機變異)。   在人類還沒有強加其意志的地方,那些沒有被城市、農場、公園和度假寓所侵佔的地方,達爾文式的邏輯和自然選擇仍繼續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界定和驅動著生命的進化。但這些曾經廣袤的地域現在已經很稀少了。現在地球上一半的陸地上都生活著人類想要的物種,而不是不加干涉、自然生長的植被。海洋、河流、湖泊都在不斷被消耗。只用了幾個世紀,許多曾經的森林、草原、沙漠、苔原就被我們重新改造、施肥、區隔、播種和灌溉,從而用於種植和

養殖我們想要的植物、動物和其他想要的一切。這就是非自然選擇。   在過去的20 多年裡,人類發明了重新設計生物體遺傳密碼的方法,進化的步伐大大加快。我們開發了強大、便宜、快速的方法來讀取、複製和編輯細菌、病毒、動植物和人類的遺傳密碼。我們在設計易患癌症的老鼠和長壽蠕蟲的時候,改變的不只是一個物種中有多少個體能存活下來,也改變了物種的根本性質,這就是非隨機變異。在這個新詞中,我們將隨機、緩慢的進化替換成了精心設計、迅速、智慧的改變,想必達爾文見到這些也會驚歎不已。   現在,什麼物種能夠在地球上繁榮發展取決於一個進化蹺蹺板。蹺蹺板一端代表著整個自然的分量。進化的傳統力量—自然選擇和隨機變異,帶來

了豐富的多樣性、連續不斷的物種消亡和誕生。蹺蹺板另一端代表著智人的意志和願望。達爾文詳細描述了當動植物被人類馴養栽培和再設計時會發生什麼,但他沒有繼續走下去:如果這些趨勢持續下去的話,人類終將把影響力擴展到整個星球和自己身上,趕上並超越自然選擇和隨機變異的力量。   很多人在直覺上會把“非自然”這個詞和不好的東西聯繫在一起,但實際上我們已經將大自然轉變成一種更溫和、更脆弱的存在,這對人類而言是非常成功和有益的。1856 年,英國人的預期壽命是40.4 歲。 現在,因為“我們是唯一能夠根據自身的意志讓自然選擇暫停、中止的物種”,人類的壽命延長了近一倍,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超過99% 的嬰幼兒都能生

存下來。在馴養栽培動植物、改造環境和自身的同時,我們不僅延長了人均壽命,還改善了生活品質。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承擔著巨大的責任:在選擇和設計什麼能在這個星球上生存和滅亡的同時,我們就在驅動著進化。我們現在讀取、複製和改寫生命密碼的能力在不斷加速,甚至超過了預測電腦性能提升速度的摩爾定律,我們在更快、更低成本地重新設計花草、開發美食、研發治療藥物、設計動物來服務人類,為人類提供娛樂。   本書的第一部分展示了人類驅動快速進化的各種表現和潛在原因。第二部分解釋了改變生命形式的各種方法,以及如何迅速改變物種。第三部分介紹了讀寫生命密碼對人類自身來說意味著什麼,以及隨著我們開始大範圍編輯生命形式,

將會發生什麼。第四部分討論了我們該如何選擇自身的進化以及對這些選擇的一些倫理學思考,還包括探討運用我們新掌握的能力來重構已滅絕的物種,改變自身,設計人工生命形式,或許還包括離開這個星球。   把達爾文進化論的一部分內容拋在身後,進入人類驅動進化的新範式,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我們在按照自身的意願不斷塑造自然。許多老弱病殘者不會再被自然選擇無情地剔除出去。對於人類物種來說,這種由自然選擇向人類代行其職的轉變,或許是我們到目前為止取得的最偉大的成就和面臨的最偉大的挑戰。我們將能夠嘗試回答下面這些問題:我們想如何設計生命?我們想讓幾百年後的人類長成什麼樣子?我們該用這些創造出來的人工生命形式做什麼?

儘管每個問題都一定會有許多錯誤甚至有害的答案,但找到可能的正確答案將意味著持續、全面改善人類的生存狀況,帶來更好的健康狀態、更長的壽命和對日常生活更有效的控制。已經有許多發現值得我們驕傲了,控制和指導生命的探險才剛剛開始。    

台北市青田街地方記憶保存之研究

為了解決時代寓所專案的問題,作者潘宗呈 這樣論述:

摘要  地方是一個承載記憶的記憶體,一個地方的形塑,必須有一塊土地(地景或區塊)由「人」與「自然」或「地景」結合在發展,創造出各自的特色.沒有一個地方是不需要人的存在,人存在了,地方也就存在.每一個地方都具有其獨特性,根據地方的現象、結構、精神的不同,所產生的認同感、地方感也會有所不同,無法被取代。這些地方經由人的進入將會開始產生空間,地方創造出來的空間滿足於人最基本需求,也就是「家」.在滿足需求後他們會開始注重外部的空間,從街道到開放空間再到各家的營造。藉由這樣的過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創造當地特有文化,最後形塑成地方,即是「地方化的過程」。  在過去,一個地方居住的人可能來自同一個故鄉,也

可能不是。但他們要面臨的問題是一致的,就是共同營造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在一個「地方」記憶與獨特性是無法被模仿的。但近年來都市的發展,導致許多地方不再具有獨特性,只是將全球各地的店家或住宅,找一塊區位不錯或老建物再利用的地方拼湊出來,也就是沒有當地的歷史發展出來的特色,即是個「非地方」。  現今,都市發展的迅速,導致地方面貌快速變遷。這或許是都市改革者想改變老舊地方,進行一連串的都市更新,想讓地方變得更好。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忽略了當地特色及過去當地人是以何種方式來塑造地方,使得地方感消失。因此,再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地方的重要性。  隨著台北市近年來都市更新的腳步,許多過去繁榮的地方

已逐漸衰敗,這些地方是過去發展歷史悠久的區塊,它們即將面臨都市更新。本研究將探討過去為「昭和町」的青田街,在都市發展的過程中面臨「地域性」紋理與古蹟保存該如何面對,針對文化、歷史、日式宿舍等方面進行探討,論述其保存的重要性與歷史價值。期望作為往後在發展的過程中,參考依據,能保有當時在日治時期及人文歷史發展的生活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