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粵音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出下列價位、菜單、推薦和訂位總整理

國立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祝平次所指導 陳韋縉的 西文參考資料對理雅各英譯《詩經》之影響研究 (2009),提出犇粵音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理雅各、《詩經》、經典西譯、傳教士、漢學。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犇粵音,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犇粵音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舌尖人物】
銅鑼灣新開了一間食店「犇之食堂」,「犇」粵音「奔」,意指三頭牛聚在一起奮力奔馳,而在廚房裏奔波的總廚陳勇男,也是個愛打拼的正宗台灣人。43歲的他來頭不小,曾經服務過台灣前總統馬英九。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西文參考資料對理雅各英譯《詩經》之影響研究

為了解決犇粵音的問題,作者陳韋縉 這樣論述:

在中國《詩經》學史上,曾有眾多學者就該書的詮釋方式提出過不同說法;西方傳教士詮釋儒家經典,亦有自己的獨特傳統。英國倫敦會傳教士、漢學家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獨樹一格,不受各派說法所囿,以一介外國人之身,博覽眾書,揉合各家說法並自作裁奪,將《詩經》譯為英文。他的《詩經》譯作共有《中國經典.詩經》(1871)、韻體版《詩經》(1876)兩種全譯本,以及收錄於《東方聖典叢書》第三冊《儒教典籍》(1879)中的《詩經》節譯本。他的譯文至今仍被視為權威版本。藉由這些作品,英語世界的廣大讀者有機會得以認識《詩經》,也進而催生出更多的《詩經》英譯。 然而,先前

的論者在議及理雅各之經典英譯時,多半著重於他的譯文特色或是版本比較,並且強調由於王韜等副手的協助,使得理雅各對中國經學傳統有著不尋常的深厚認識。然而,於理雅各為《中國經典‧詩經》所列之參考書目清單中,亦有西文參考資料列於其上;另一方面,在理雅各三部《詩經》譯作中,西文資料亦被頻繁地引用。因此,本文擬就理雅各的三部《詩經》譯著作為取材範圍,先介紹該書之成書過程及該書之內容特色,隨後具體引述各書所引用的西文參考資料,並討論這些參考資料對理雅各的《詩經》譯著起了何種作用,以及理雅各運用這些資料的方式與特色,以彰顯出這些西文參考資料對理雅各《詩經》譯著的影響。  本文分成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

動機、研究方法,以及前人的研究結果。第二至四章則依據各書完成時間的順序,分別聚焦於《中國經典.詩經》、韻體版《詩經》以及《儒教典籍》節譯本《詩經》三書的成書過程,說明其翻譯之特色所在,隨後分析理雅各於撰述過程中所引用之西文參考資料之內容及其使用方式,並試圖分就理雅各三部《詩經》譯著的引用內容歸納出各書在運用西文參考資料上的特點及流變。第五章為〈結論〉,總結這些西文參考資料對理雅各三部《詩經》譯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