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村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出下列價位、菜單、推薦和訂位總整理

行政村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伊能嘉矩寫的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和洪春棋的 黃厝村史:貓公石的故鄉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褒忠風情-行政區域-有才村 - 雲林縣褒忠鄉公所也說明:村落地名探索: ... 有才村是褒忠鄉境內唯一以人名為聚落名稱的地方。相傳有位住在麥寮鄉林茱寮庄的墾民曾目圳,因當地瘟疫橫行與家人及其他移民或墾民來此定居,當地居民以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家出版 和金門縣政府文化局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史研究所 張素玢所指導 張育嘉的 封鎖下的運補:金門人員物資的管制(1949-1979) (2020),提出行政村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軍事運補、運補計畫、動員、軍事管制、戰地政務、物資供應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觀光研究所 劉喜臨、吳英偉所指導 程琬淳的 探討金門島嶼目的地意象與地方品牌建構—以烈嶼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目的地意象、地方品牌、利害關係人、烈嶼的重點而找出了 行政村的解答。

最後網站藝術村20歲成全行政園區都更 - 典藏ARTouch.com則補充:藝術村20歲成全行政園區都更,也請成全藝術在中央地帶呼吸交流的基因. Taipei Artist Village Gives Way to Administrative Zone Urban Renewal on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行政村,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為了解決行政村的問題,作者伊能嘉矩 這樣論述:

首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辭典式」臺灣史書 也是一部「空間」向度的臺灣開發史     回到日本遠野的伊能嘉矩,於1908年5月獲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坪井正五郎教授推薦,負責撰寫吉田東伍博士主持的《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篇》臺灣篇。他以其歷年蒐集的龐大史料及累積的豐富知識為基礎,於1909年2月編寫完成此部以地名為主題的臺灣史書。本書為首度中譯出版,書名為求簡潔,即直接定名為《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   本書蒐羅近600個臺灣地名辭條,在每一地名辭條條目下,匯集該地相關的史料,重建該地的歷史沿革,每一辭條即為臺灣各地的發展簡史;若將全書合而觀之,也就是一部臺灣史,特別是一部以「空間」為向度

的臺灣開發史。     伊能嘉矩在寫作本書時,不僅大量引用清代臺灣地方志與清帝國治臺官員的文集、筆記,以及日本治臺初期總督府與專家的調查書,更高度重視田野調查中所獲得的資訊。相較於漢字書寫的建制性之地名,經常因字義之牽引而發生意義上的「質變」;以音聲存在的生活者之地名,雖也有可能變化,但仍可能保留著原有的痕跡。因而,伊能在本書採集保存的地名「音聲」,正是我們重新考察臺灣地名的重要線索。     這部「辭典式」的臺灣史書分為「汎論」與「各論」兩大部分。汎論綜述「臺灣地理總說」、「臺灣地名考」、「臺灣政治沿革總說」、「臺灣住民總說」、「土地慣行一斑」。各論則分述「臺北」、「宜蘭」、「桃園」……,以

及「恆春」、「澎湖群島」各地之地理與風土。書末並附有「地名索引」,便利查考。     本書並收錄譯者與審訂者撰寫之兩篇導讀,幫助讀者理解本書之學術價值以及在今日的意義。 名人推薦     陳偉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黃清琦╱青刊社地圖工作室負責人、歷史地圖研究者

行政村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烏鎮曾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是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同時烏鎮是”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隸屬浙江省嘉興市桐鄉,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蘇州市吳江區,為二省三市交界之處。烏鎮原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解放後,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全鎮轄13個社區居委會和18個行政村。陸上交通有縣級公路姚震線貫穿鎮區,經姚震公路可與省道鹽湖公路、國道320公路、318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相銜接。烏鎮距桐鄉市區13公里,距周圍嘉興、湖州、吳江三市分別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蘇州均為80公里,距離上海有140公里。烏鎮是典型的江南地區漢族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 2001年,烏鎮保護開發東柵工程東柵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一期景區面積約0.46平方公里,保護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是中國著名的古鎮旅遊勝地。景區游程達2公里,由東柵老街、觀前街、河邊水閣、廊棚組成,工程全部完工後,東柵景區占地面積約為0.9平方公里,設有十多個景點。西柵位於烏鎮西大街,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並有公路直通江蘇、蘇州和桐鄉市區,交通十分便利,與東柵以旅遊觀光為主題不同,西柵打造的是商務旅遊、休閒度假為主。西柵景區占地3.4平方公里,縱橫交叉河道9000多米,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橋72座,河道密度和石橋數均為全國古鎮之最,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築25萬平方米,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度達1.8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里餘。景區北部區域則是五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濕地。
寒山寺,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城西閶門外5公里的楓橋鎮,座東朝西,門對古運河。寒山寺相傳始建於六朝時期的梁武帝天監年間(502年-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從天台山來此作住持,遂改名寒山寺。寒山寺因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而聞名中外。宋朝太平興國初年,節度使孫承祐建七層浮屠。嘉祐中改「普明禪院」。紹興四年僧法遷重建。明朝洪武、永樂、嘉靖、萬曆各帝都重修寒山寺。嘉靖年間,僧本寂鑄大銅鐘和鐘樓。清道光年間,寒山寺發生全寺僧侶香客140多人為方丈祝壽時誤食毒菇死亡的意外,以至香火一度中斷,直到數年後方得重建。近年,各地遊客,特別是日本、韓國遊客經常專程在新曆元旦、舊曆除夕到寒山寺聽新年鐘聲。同時,一些媒體也通過直播新年鐘聲給予了關注。據日本帝寶博物館(今東京國立博物館)館長股野琢在1908年記載於《葦杭遊記》的說法,寒山寺的唐鐘疑似在八國聯軍時被匪徒掠奪,被日本人大隈伯輾轉賣到日本,後遭富山縣某不識貨的寺院熔鑄新鐘。1905年江蘇巡撫陳夔龍向日方索討,調查後發現無鐘可還的日方只好含糊其詞,於翌年鑄新鐘相抵。寒山寺現有兩口百年老鐘, 一為陳夔龍主導製造的大鐘,另一為1906年日本製造的殿鐘,鐫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銘文。2007年,寒山寺設置了在武漢鑄造的一口108噸新銅鐘,銅鐘高8.5米,口徑5.2米,鐘面鐫「古寒山寺」四個大字和《妙法蓮華經》經文。另有鐘樓,目前開放給參觀民眾體驗昔日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惆悵悽涼之感。因其寺的聞名,甚至在中日戰爭當時,李香蘭在自己出演的「支那之夜」裡的歌曲「蘇州夜曲」中的歌詞「鐘が鳴ります/寒山寺(響起的鐘聲迴盪著/寒山寺)」亦有提及。

封鎖下的運補:金門人員物資的管制(1949-1979)

為了解決行政村的問題,作者張育嘉 這樣論述:

金門受限於自然環境,土地貧瘠,藉由種植旱作、漁業、養殖石蚵,及與廈門等周遭地區的貿易往來,以滿足金門居民日常所需。1949年國軍部隊移防金門,隨即爆發「古寧頭戰役」,在緊張的情勢中,金門與鄰近地區的交流中斷,而島上人口激增,糧食與防禦建材等需求增加。除了物資供不應求,甚至出現官兵強搶居民家中飼養的家禽、門板等行為,在此混亂的局勢下,居民囤積物資,造成物價上漲,使得軍民人心浮動,地方治安惡化。因金門軍事的重要性,軍方實施軍事管制,掌控金門的政治、經濟、交通、社會等各個層面,確保其可有效且穩固地掌握金門秩序。金門對外交通仰賴海運運輸,為滿足金門軍事需求,並穩定民生物資供應及價格問題,國軍透過海軍

艦艇運補,將部隊、軍用物資以及糧食、燃料等民生物資從臺灣運至金門,維持前線作戰能量,並使金門經濟得以穩定發展。在封閉的金門戰地前線中,軍事運補帶動了金門──臺灣兩地之間的人員、物資雙向流動,為有效率且精確地掌握金門的狀況及資源,軍方透過制度化的體制對人員、物資流動,進行嚴密的管控。1958年「八二三砲戰」爆發,金門海上交通因解放軍攻擊而受到封鎖,軍方為供應官兵與居民足夠物資,藉由緊急運補計畫,運送足夠的糧食、武器裝備、燃料等物資至金門。同時配合金門民防隊的動員,民間船隻租用,作為金門運補的輔助,強化運補能量。現今關於國軍在金門的運補情形,已有不少研究進行討論。本文除討論軍方的運作外,也關注金門

民防隊及民間運補船隻,在金門運補任務中扮演何種角色,一窺金門軍事運補的全貌。同時以軍事運補為起點,進一步探討金門長達數十年的人員、物資等管制措施,對金門社會及居民的影響。

黃厝村史:貓公石的故鄉

為了解決行政村的問題,作者洪春棋 這樣論述:

  考之金門史乘,黃厝村名源於黃氏先民來此開發,村名早在清道光年間就已成名。自民國50年代初,黃埔村因黃厝與埔頭兩個自然村而得名,迄今黃厝是烈嶼鄉26個自然村之一,而黃埔村是該鄉6個行政村之一。   一窺黃厝村史,等於全覽烈嶼鄉史之精華。人言金門是僑鄉,事實上,烈嶼才是僑鄉中的僑鄉。南洋汶萊的一頁開發史,幾乎是烈嶼鄉民的移民血淚史,二百餘年來,黃厝先民也是重要的項貢獻者。人言金門海防地位:「形勢險要,雄鎮海門」,卻不知真正金烈海道的「海門天險」,是黃厝的「雙堡」。   半世紀以來,黃厝子弟奮進從戎,絡繹於途,服務軍旅人數高達五十位,足以稱譽國人。

探討金門島嶼目的地意象與地方品牌建構—以烈嶼為例

為了解決行政村的問題,作者程琬淳 這樣論述:

近年來,觀光旅遊產業被視為帶動區域發展之一大功臣,除了得以促進當地經濟外,更能帶動周邊產業,而各地方政府也將其視為發展經濟之政策推動主軸。目前各地在觀光發展的過程,為要塑造其獨特性及差異化,致力於塑造地方良好形象,並推動地方品牌,以幫助地方在高度競爭之環境中脫穎而出。本研究以烈嶼(小金門)作為研究範圍,旨在了解烈嶼在發展過程,應如何透過自身特色,建構出一個獨特的地方品牌。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式,藉由參與觀察法,以及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方式,使用立意抽樣方式訪談具代表性之樣本,包括業主、具影響力者及經濟相關者,深入當地以了解相關利害關係人對於烈嶼目的地意象之認知、在地特色與當地意象形塑,進而發展並

建構出一套地方獨有之品牌。研究透過訪談資料萃取出烈嶼鄉之目的地意象與地方特色,包括:地方的淳樸與熱情、特色飲食與節慶活動、低碳與慢活之旅遊型態,以及低度開發所保留的原始、傳統風貌等多種元素堆疊成為地方品牌,並進一步將定位發展為「誠、食、慢、島」。研究發現,烈嶼在建構地方品牌時,因目的地意象的模糊並無法看到其特殊性,在地方事務的推動上,仍欠缺統一整合的單位。研究建議透過地方品牌識別化、成立觀光發展聯盟、建立地方共識與信心,進而提升地方觀光品質,發展深度旅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