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助理可以兼職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出下列價位、菜單、推薦和訂位總整理

議員助理可以兼職嗎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德川宗英寫的 將軍吃什麼:德川家康與家族四百年祕傳養生與飲食之道 和蔡子強的 大人們的餐桌‧中華篇:從民初到二十一世紀,22位牽動華人政局的政治人物飲食軼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桃7前後議員詐領助理費6人不起訴也說明:... 議員張文瑜錢都由已歿丈夫代管、郭蔡美英因觀音無台銀幫助理代領,現任市議員李雲強、詹江村、楊進福因法律未禁止議員助理兼職,也查無金流回流到3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 和時報所出版 。

最後網站數讀香港:月入不足兩萬議員助理薪酬合理嗎?則補充:... 議員平均聘用8名全職職員和3名兼職職員。 做議員辦事處的全職職員,71%人 ... 議辦職員流失高,而且大多做不長,反映議員未能有力挽留員工。其實立法會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議員助理可以兼職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將軍吃什麼:德川家康與家族四百年祕傳養生與飲食之道

為了解決議員助理可以兼職嗎的問題,作者德川宗英 這樣論述:

閱讀江戶鮮活奇聞軼事,重啓現代養生保健新契機! 從「健康狂始祖」家康,說到「海狗將軍」家齊、最長壽的「肉食將軍」慶喜…… 田安德川家第十一代當家──德川宗英一一道來   江戶時代,既沒有血壓計、營養補充品,也沒有健身房,當時的人們有著什麼樣的健康觀又如何養生呢?   歷代德川將軍的健康狀況又究竟如何?   為了鍛鍊身體和心理健康,必須注意什麼呢?   《將軍吃什麼》引領大家重新思考「健康是什麼?」   田安德川家第十一代當家德川宗英,細數歷代將軍和家人的各種祕傳養生訓,同時代家臣、戰國武將、貴族千金們的健康小故事,以及明治初期重要人士身體力行的健康養生法。從歷史的角度解析江戶時代的飲食、保

健方法,逸趣橫生。還揭露長壽大將軍德川家康走過亂世活下來的持盈保泰妙方──「一富士、二鷹、三茄子」,和「家康君菜單」!   一富士:步入晚年的家康一邊眺望富士山一邊工作,對於維持他的精神安定,助益良多。   二鷹:鷹獵在野外進行,運動量相當大,不僅能夠有效消除壓力增進身心健康,對家康來說也可「大飽口福」。因為他經常吃捕獲的鳥肉或獸肉,所以即使平時粗茶淡飯,也可以均衡攝取動物性蛋白質。   三茄子:茄子是家康最喜歡的食物。茄子富含食物纖維,紫色的皮含有花青素,果肉含有綠原酸這種多酚,據說能有效防止身體老化、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家康君菜單」   ‧麥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可預防腳

氣病。   ‧家康喜歡吃岡崎名產八丁味噌。大豆經過發酵做成味噌或納豆吃,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會比直接炒了吃來得高。此外,味噌所含的異黃酮和皂素,有預防骨質疏鬆症和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的效果。   ‧各種時令蔬菜中,家康最喜歡的是茄子和瓜類,他是用酒糟或米糠醃漬後才食用。紫色茄子皮中含有「茄黃酮苷」這種多酚類物質,可以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此外,用米糠醃漬過的蔬菜,除了米糠所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大量的活性乳酸菌,可以調整腸道功能。   ‧家康做的軍糧丸子是混合黑豆、黑芝麻、日式太白粉和白砂糖,加入酒(當時是濁酒)揉製而成。   ‧退位為大御所、移居駿府城後,家康開始喜歡吃當地的甘鯛一夜干

。他也攝取動物性蛋白質,算是飲食均衡。家康喜歡吃的甘鯛(馬頭魚)一夜干,稱為「興津鯛」。 名人推薦   吃貨研究者力推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曹銘宗(台灣文史作家)   楊馥如(飲食作家)   謝金魚(歷史作家)   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作者簡介 德川宗英   1929年出生於英國倫敦,御三卿田安德川家第十一代當家。曾就讀學習院、江田島海軍兵學校(海軍軍官學校),慶應義塾大學工學部畢業。   曾任石川島播磨重工業關西分公司社長、石川島儲油槽建設副社長等職務。退休後擔任全國東照宮聯合會顧問、一般社團法人霞會館評議員等職。   著有

《不為人知的德川四百年祕聞軼事》、《德川家眼中的幕府末年之怪》、《德川家眼中的西鄉隆盛真面目》等作品。 譯者簡介 薛寧心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自幼喜愛閱讀,自大學時代起兼職翻譯至今,透過翻譯也成為閱讀方式之一。譯作種類繁多,曾擔任雜誌編輯與書籍校對。   序言──德川家傳的養生訓 第一章 德川家康走過亂世活下來的健康之道 家康的健康三守則 「一富士、二鷹、三茄子」的抗老妙方 家康真正的死因 掌權者們的款待 第二章 與懼內、自卑共處 二代將軍秀忠與天海和尚的健康和歌 「生而為將軍」的苦悶 「溫泉宅急便」讓四代將軍家綱延年益壽 第三章 飲酒過量與短命 「酒乃百藥之長」是真的嗎?

「犬將軍」綱吉是病逝還是遭暗殺? 苦命的「短命將軍」與江戶的彭祖 第四章 德川吉宗與田安家的健康祕訣 號稱「家康再世」的八代將軍吉宗的營養與運動 吉宗的復健生活與江戶的照護事宜 田安家的健康二三事 第五章 「海狗將軍」 「小便將軍」家重與死於「腳氣病」的家治 「海狗將軍」家齊打造了大奧黃金時代 第六章 度過幕末動亂的力量 十二代將軍家慶與開國幕府閣員們的死因 十三代將軍家定與身邊人的健康狀況 年輕的將軍家茂所受的性教育 家茂與和宮死於相同疾病 第七章 最後一任將軍為何最長壽? 生於動盪時代的「肉食將軍」慶喜 最後一任將軍慶喜流的養生訓 特別篇:幕府末年、維新時期的健康之道 慶喜辭世,

後來的德川一族 第八章 家康果然了不起 家康與戰國的女性們 長壽的武將們 家康「壽終正寢」的啓發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序言 德川家傳的養生訓   從壯年期開始,如何過生活?   江戶時代,人們的平均壽命似乎只有三十多歲到四十多歲。   不過,當時的統計並不全面,所以這不是日本全國的平均壽命,只是根據各地留存的「宗門人別帳」資料算出的數字。   所謂的「宗門人別帳」是一個名簿,江戶時代用來登記領民(領主治下百姓)的姓名、年齡和宗派等資料,原則上每年調查並記錄,有戶口名簿的功能。有幾個地區至今仍保留名簿。   舉例來說,美濃國(今日本岐阜縣)西南部西條村的平均壽命,男性是三

十四.六歲、女性是三十四.四歲(一七七三─一八○○,時為第十代將軍家治至第十一代將軍家齊統治期間)。信濃國湯舟澤村(今岐阜縣中津川市)則是男性四十三.二歲、女性四十二.○歲(一七四一─一七九六,時為第八代將軍吉宗至第十一代將軍家齊主政期間)。   當時的平均壽命之所以這麼短,是因為有許多嬰幼兒生病死亡。生產所面臨的高風險,也是現今難以想像,生產時母子一起殞命的情形比比皆是。   另外,根據前文舉出的信濃國湯舟澤村資料,若依年齡別觀察平均預期壽命,不論男女,平均都超過三十年,為三十一年,顯見當時的平均壽命有大幅提升。換句話說,可以平安邁入壯年期,應該就能活得長久。   令人意外的是,日本人

平均壽命超過五十歲是很晚之後的事,已經是昭和二十二年(一九四七)了。從此之後,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慢慢延長,時至今日,三十歲之後的預期壽命,男性有五十一.六三年、女性也有五十七.六一年(依據二○一六年簡易生命表所示)。   可是,儘管壽命延長了,現代人生活壓力卻很大。平成二十八年(二○一六)的前五大死因(每十萬人口比)是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衰老。「自殺」則晉升到第八名,每年自殺人數超過二萬人。事實上許多人都會出現莫名的擔心和焦躁,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從這些情形來思考,在日本這個長壽的社會,如何使壯年期之後的人生過得充實、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地生活,可說是待解決的課題。

  如此看來,歷代德川將軍的健康養生法和健康觀,似乎值得參考。   說到將軍,大家腦海中浮現的印象或許是,「日常生活全都有侍從僕役照料,政務則交給以老中(政務首長)為首的幕閣(幕府的最高行政機關)處理,過著奢侈而悠閒的生活」,但事實絕非如此。   將軍每天得召見老中商討國事或接受大名(大地區的領主,相當於諸侯)拜謁,煩惱政治、關心朝廷動向,還必須參與各種儀式,承受的壓力應該不小。   長壽將軍、短命將軍   德川家有八家。位列第一的當然是將軍家一脈相傳的德川家本家;位列第二的是最後一位將軍德川慶喜家(明治三十五年、一九○二年創立);接下來是御三家(尾張、紀伊、水戶)和三卿(田安、一橋

、清水),每一家都代代延續下來,從未中斷。   很久很久以前,松平一族就蟠踞三河松平鄉(今愛知縣豐田市),從那時開始,族人之間的感情融洽,從未因爭奪勢力而反目。   或許是拜這種穩重個性所賜,再加上繼承了家康的「健康基因」,德川八家至今仍精力充沛地生活著。   眾所周知,家康早在取得天下之前,就比任何人都加倍留意健康,所以才能活到七十五歲(虛歲),比當時的平均壽命多了近一倍。他不但長壽,還擁有眾多子孫。順便一提,大家都知道家康被稱為「狸親父」(老狐狸),據說真正的狸很長壽,壽命比狐多一倍以上。   家康之後的將軍中,也有幾位「健康管理達人」。   比方「德川幕府中興之祖」吉宗,他崇尚

武藝而且自我鍛鍊從不懈怠,享壽六十八歲。還有人稱「海狗將軍」的家齊,他不僅特別注重飲食和運動,也喜歡服用壯陽補藥,子女人數多達五十七人,以六十九歲高齡歿世。還有喜歡吃肉(在當時是極為珍貴的)的「肉食將軍」慶喜,他是歷代十五位德川將軍中最長壽的(享壽七十七歲)。   另一方面,也有健康管理不佳、年紀輕輕就去世的「短命將軍」,特別是身處幕府末年動盪不安時期的將軍,因為當時的環境實在無法實行健康養生法。   為了實現「公武合體」(皇室與幕府聯合),十四代將軍家茂娶了孝明天皇的異母妹和宮為妻,為了應付始終主張尊王攘夷的孝明天皇,家茂深感苦惱,被迫進京(上洛)達三次之多。他在動盪不安的時代裡飽受折騰

,最終在第二次長州征伐戰事方酣之際病逝,得年僅二十一歲。詳細內容將在第6章敘述。   平成二十九年(二○一七)十一月,在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本山─西本願寺(京都市下京區),發現了記載家茂病情的「容體書」(病歷單)。這份資料是本願寺史料研究所為了編纂「本願寺史」,在整理幕府末期以降的歷史資料過程中,從西本願寺收藏的二十萬件史料中發現的,連同其他六件史料一起公開,成為報紙和新聞爭相報導的話題。   「容體書」的日期是慶應二年(一八六六)七月五日,當時正是第二次長州征伐,家茂以總大將(總司令)身分率軍進入大坂城,臥病在床時的紀錄。家茂去世的日期是七月二十日,由此可知這是臨死前不久的病歷表。   

朝廷命令幕府征討長州,擔心總大將家茂的病情,乃派遣漢方醫師高階經由等人前往大?城,為其診治。西本願寺祕密拜託高階,才得到當時的病歷表。   病歷表內記載,家茂自六月下旬起出現身體腫脹、食慾不振、發燒、嘔吐和無法排尿等症狀,若他的腳氣病持續未獲改善而使心臟功能惡化,事態會變得非常嚴重。這個診斷是正確的,家茂最後的確是因為腳氣病引發心臟衰竭而死。雖然將軍身邊盡是優秀的醫師,但他還是沒能戰勝病魔。   另外,在大政奉還兩個月後,西本願寺送到另一個寺院的文件副本裡,記載著德川慶喜奉還政權後從京城的二條城遷至大?城,讓西本願寺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此事。文件內容大致是西本願寺想暗中籌備去探望慶喜的物品,但

是又覺得應該不能讓外界以為雙方往來密切。從文件中可以看出西本願寺在政治情勢渾沌下,如何慎重處理與慶喜之間的關係。   這些都是可以一窺當時「西桑」(西本願寺的暱稱)如何拚命想要適應時代環境轉變的寶貴文件。   「健康」的原點在江戶時代   在今天的日本,諸如「吃○○就能降低血壓」、「吃△△營養補充品可以緩解腰和膝蓋痛」、「只要去××健身房就能瘦身」之類的健康資訊,早已氾濫。濫用這些氾濫資訊的人也不在少數。   江戶時代沒有血壓計、營養補充品,更沒有健身房,當時人的健康觀念如何?又實踐著什麼樣的養生呢?   從「健康狂始祖」家康開始,到最長壽的「肉食將軍」慶喜為止,歷代德川將軍的健康情

況究竟如何?為了鍛鍊身體和心理健康,必須注意什麼呢?   想知道這些事,就必須重回「健康」的原點才會有幫助。基於這個想法,我寫了這本書。   本書將為讀者介紹德川家的各種家傳養生訓,以及有關歷代將軍健康的小故事。此外,書中也會提及與家康度過同一個艱困時代的戰國武將、貴族千金、將軍的家人和家臣們的健康情況,以及明治初期重要人士身體力行的健康養生法。另外,文中也會摻雜我自己長期以來每天實踐的健康養生法和健康觀。   本書若能成為讀者重新思考「健康究竟是什麼?」的契機,為大家想要過著身心都健康的生活帶來啓發,實屬萬幸。 第一章 德川家康走過亂世活下來的健康之道家康的健康三守則堪稱中藥狂的家

康 連婦女病藥都調配 德川家康於元和二年(一六一六)四月十七日辭世。二○一六年正逢家康逝世四百年,包括久能山和日光東照宮在內,與家康有淵源的地方都舉辦盛大的紀念儀式活動。家康逝世的同一年,歐洲的莎士比亞和塞萬提斯(《唐吉訶德》作者)也去世了。以虛歲計算,莎士比亞享年五十三歲,塞萬提斯享壽七十歲,家康則是活到七十五歲,在當時算是很長壽。 而且他直到過世前仍積極工作,七十四歲時還親自指揮大軍發動大坂夏之役,甚至將死後的事情一一交代秀忠和親信們,這才放心踏上黃泉路,可以說是「理想的死法」。 從關原之戰到大坂之役的十五年,家康心中懷抱著「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平定天下大業」的強烈意志,因此他非常注意健康

。 家康的健康長壽祕訣,大致可以分成三點。 第一是粗食。即使取得天下,他的飲食生活仍以麥飯和味噌為主。 第二是鍛鍊身體。從少年時期當今川氏的人質開始,直到晚年,他都熱衷鷹狩獵、策馬山林。劍術高明自是不在話下,他還是個游泳好手。 第三是豐富的醫藥知識。他喜歡閱讀《和劑局方》和《本草綱目》等藥學典籍,經常請教施藥院宗伯、吉田意安等名醫醫藥相關問題。 不僅如此,他身邊隨時備有各種生藥材,每天配合身體狀況自行配藥服用。 至於他都配了什麼藥,可以從他遺留下來的物品略知一二。家康遺留下來的物品數量龐大,從正宗的名刀到白麻製的兜襠布應有盡有。 遺物大部分分給御三家,一部分保存在將軍家和久能山、日光東照宮。 

這些物品還煞有其事地命名為「駿府御分物」,裡面包括家康用來切藥草的小刀、青瓷製的研缽和研杵、服藥用的茶碗、藥壺等。 其中,水戶德川家繼承的藥壺裡,還殘留著家康自製的糊狀藥泥,應該是用來製作藥丸的吧。 藥壺的蓋子上貼了一張紙,寫著「烏犀圓」幾個字。根據保存在久能山東照宮的《和劑局方》記載,「烏犀圓」是用五十幾種生藥材調配製成的保健藥。尾張德川家二十一代當家德川義宣氏(已故)留下相關的紀錄,提到經過分析,確定藥壺裡殘留的藥泥成分與這個處方幾乎相同。 只是,不知道家康是否有服用,因為「烏犀圓」是治療婦女病的藥。

大人們的餐桌‧中華篇:從民初到二十一世紀,22位牽動華人政局的政治人物飲食軼事

為了解決議員助理可以兼職嗎的問題,作者蔡子強 這樣論述:

!刀光劍影、碗筷齊飛! 從飲食側寫人物,從餐桌探看布局 一部從食物點評政治人物風格與時事喻意的趣味之書   蔣介石做的炒飯到底好不好吃?蔡英文在廚房的偶像,究竟是誰?   周恩來與鄧小平聯手在巴黎開豆腐店?   五張國宴菜單反映台灣政治轉型軌跡?   本書細數影響中華圈社會與歷史的政治人物們不為人知的飲食軼事,擺脫了大人物們檯面上形象的刻板描繪,藉由餐桌上的飲食生活習慣,勾勒出眾所陌生的人物個性;而留名歷史的宴席與峰會,更透露出溢於言表的幕後內情與弦外之音。   第一篇:民國初期的政治人物們   宋家三姊妹如何在餐桌上影響了民國的命運,而宋靄齡擺的「乳鴿奪夫宴」,如何黯然逼退陳潔如?

蔣介石炒的蛋炒飯有誰吃過?   第二篇:台灣的政治人物們   李登輝、蔡英文、馬英九……台灣的政治人物們,在飲食上又有何不為人知的故事?   第三篇:中國的政治人物們   胡錦濤和溫家寶的「餃子政治」與習近平的「包子政治」,餃子和包子,各自的玄機奧妙在哪裡?   第四篇:留名歷史的宴席與峰會   五張國宴菜單反映台灣政治轉型軌跡?大人們交手的場合、牽動歷史的峰會,從宴席菜單上讀出意在言外的政治布局,為熱烈的世紀會面增添檯面下隱約騷動的解讀趣味。   第五篇:古今多少事 都在飯店中   太平館、馬祥興、西湖國賓館、圓山大飯店。撼動政局的領袖們在這裡出入,這些餐廳與飯店見證了華人政治史的關

鍵時刻。   面對面,與大人物們一起吃頓飯   乾隆、慈禧、汪精衛、袁世凱、孫中山、宋慶齡、宋靄齡、宋美齡、蔣介石、蔣經國   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韓國瑜   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毛岸英、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 專文推薦   梁文道│傳媒人 美味推薦   Cheap│歷史YouTuber   金哲毅(金老ㄕ)│「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家   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涂豐恩│「故事」網站創辦人   陳嘉行(焦糖)│知性藝人 作者簡介 蔡子強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亦是著名時事評論員和公共知識份子,在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報刊如

《明報》、《東周刊》、《頭條日報》、《南方人物周刊》都有撰寫專欄,針砭時政。作為一個香港人,曾在二○一○年,在中國,奪得由《騰訊網》所頒發的「中國年度最佳專欄」,及《南方周末》所頒發的「中國年度最佳專欄」第二名兩項殊榮;在香港也拿過由香港記者協會及國際特赦協會所聯合頒發的人權評論獎項。對政治領袖的領導學問素有研究,著有在香港和大陸均廣受歡迎的《新君王論》系列,《大人們的餐桌》此系列作品則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以飲食來探討政治領袖的性格與風格。 推薦序―梁文道 第一篇:民國初期的政治人物們 第一章   乾隆、慈禧愛火鍋 第二章   汪精衛:穿越高牆的雞蛋與愛情 第三章   「民國第一宴」吃

西餐 第四章   國父只愛豆腐青菜 第五章   國母饋贈杏仁糖 第六章   國母的食譜外交 第七章   國母與大閘蟹的恩怨情仇 第八章   宋靄齡擺的「乳鴿奪夫宴」 第九章   蔣介石吃雞不見雞 第十章   蔣介石喝白開水也喝可樂 第十一章  宋美齡的餐桌內外交 第十二章  宋美齡愛美愛養生 第十三章  美齡官:宮花寂寞紅 第十四章  蔣經國品性隨和儉樸為何卻因吃飯鬧脾氣? 第二篇:台灣的政治人物們 第十五章  李登輝的鮑魚風波 第十六章  令陳水扁「沒齒難忘」的虱目魚 第十七章  馬英九至愛紅豆餅 第十八章  小英大廚 第十九章  韓國瑜的滷肉飯與礦泉水 第三篇:中國的政治人物們 第二十

章  毛澤東的辣椒政治偉論 第二十一章 毛澤東農民之子愛肥肉 第二十二章 周恩來和鄧小平曾經一起賣過豆腐? 第二十三章 周恩來的餐桌上之和善 第二十四章 毛岸英之死:蛋炒飯改變了共和國命運? 第二十五章 胡錦濤和溫家寶的「餃子政治」 第二十六章 習近平上任之初的「包子政治」 第二十七章 小食外交:習近平的炸魚薯條與mojito 第四篇:留名歷史的宴席與峰會 第二十八章 五張國宴菜單反映台灣政治轉型軌跡 第二十九章 馬習宴席上的唇槍舌劍 第三十章  馬習宴席上的酒裡文章 第三十一章 中國國宴前世今生:從「開國第一宴」到「三菜一湯」 第三十二章 烤鴨外交 第三十三章 美國第一夫人為何讓烤鴨店懊惱

? 第三十四章 款待尼克森的世紀國宴 第三十五章 香港前途談判期間的餐桌風雲 第三十六章 香港政府宴會筵席吃些甚麼? 第五篇:古今多少事 都在飯店中 第三十七章 風雲際會太平館:周恩來在這裡擺囍宴 第三十八章 馬祥興:漢奸至愛美人肝 第三十九章 西湖國賓館:中美在這裡破冰 第四十章  圓山大飯店:見證崢嶸歲月 推薦序 梁文道 傳媒人   我通常不會去一家以政治人物曾經光顧而聞名的餐廳,因為我真的愛吃。還記得「慶豐包子」嗎?這家因為習近平而聞名全中國的連鎖小店,只要試過一次,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了。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例如「數寄屋橋次郎」,雖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經帶過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品嚐

他們的壽司,但這確實是一家名不虛傳的好店。這裡的分別並不在於他們一個在北京,一個在東京。而在於前面那一家是政治領袖表演親民秀的地方,味道如何不重要,是否讓人覺得夠平民,才是問題的關鍵。而後面那一家卻是國家元首招待重要國賓的所在,我想即便是最挑剔的國民,大概也會同意,招待外國領袖是不能丟面子的吧。耗費公帑在全國最有名(通常也都不便宜)的餐廳請老外見識本國料理精華,既長自己志氣,還能拉好關係,應該還算值得。但一個政客要是自己也常去這種地方吃飯,很可能就會變成一場災難了。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當年競選的時候,曾經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和政壇離地精英截然不同的人民之子。但他這番苦心經營的形象,卻幾乎立

即盡毀於他勝選的當天晚上。因為那個夜晚,他居然在「富凱」(Fouquet)舉辦慶功晚宴。光看地址,你就知道這個地方不對勁了。它在香榭麗舍大道和喬治五世大街的交界,對面就是路易威登的旗艦店。它不單是香榭麗舍大道上最古老的啤酒屋(brasserie,請不要顧名思義,以為這是英國式的酒吧),更是全巴黎最有名的名流餐廳之一。儘管算不上是米其林星級食肆,但它百年來招待過無數電影明星,現在則是亞洲闊太逛完街、購完物之後歇腳的地方,光是一杯義式濃縮咖啡就要取價十歐元,其它地方都很容易吃得到的煎鵝肝和蝸牛,到了這裡也是身價百倍。你說這能是「人民之子」慶祝自己當上總統的餐廳嗎?   曾幾何時,所有西方老牌民主

國家的政治人物,都曾經有過一段把午飯當成歡樂時光的美好日子。別說義大利和法國,就連當年食物不怎麼樣的倫敦,政客至少也要在私人會所或者「Rules」(英國最古老的餐廳,以野味和燒牛肉聞名)之類的地方開懷暢飲。上世紀九十年代,一位英國內閣成員在中午喝得暈頭轉向的時候,還跟趁機向他打探消息的記者說過以下一句名言:「One bottle means a Tory party scoop, two bottles means a departmental scoop and three bottles means a Downing Street scoop」(一瓶酒可以換一個保守黨的獨家消息,兩瓶酒就

有一個政府部門的新聞,三瓶酒便能換得唐寧街的內幕)。   俱往矣,現在是個講究效率的年代。就算巴黎,部門首長和國會議員也通常得在一個小時之內解決午飯。而愛喝酒的英國人,也在前英國工黨國會議員埃利克•喬埃斯(Eric Joyce)醉酒傷人的醜聞之後(這是英國政壇上有名的一次蝴蝶效應事件,據說後來弄得工黨幾乎亡黨的科爾賓之所以能夠上台,就跟這事有關),取消了國會議員酒水費用的津貼,並且迫使人人自制。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你愛人民,就要讓人民看到你的愛的年代。吃得簡單、便宜、庶民化,正是你愛人民的最佳表現之一。蔡子強兄這部新著《大人的餐桌•中華篇》,就給了我們不少華人世界當中的上好例子。比如說先後出

任過台北市市長的馬英九和郝龍斌,便曾在二○○七年來過一場「馬郝牛肉麵PK賽」。我們都曉得,牛肉麵本來就已經是台灣最有代表性的庶民美食,而這兩位居然還要親自下廚,當著市民的面比賽,看誰的牛肉麵做得地道。   仔細看蔡子強兄這許許多多華人政壇領袖的飲食故事,似乎可以找到一條隱約的敘事軸線,好像政治變得越來越民主,政治人就越來越不能當個出櫃的美食家(除非像蔡英文那樣,喜歡自己下廚,能在鏡頭面前表演廚藝)。例如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李登輝,他「不但懂得吃,也很能吃,每場國宴都會有魚翅、鮑魚、龍蝦等名貴菜式,而且菜式往往多達十道。風味以粵菜和海味為主。他主政時台灣已經經濟起飛,財政寬裕,國宴花得起錢,於是

二兩以上的排翅、鴨蛋大的麻鮑以及龍蝦半隻,變成了國宴菜單的基本班底」。這等氣魄,是後來會煮牛肉麵的馬英九,以及喜歡在國宴呈獻台灣小吃的陳水扁,都完全比不上的。難怪李登輝後來也得在吃這個環節,遇到民主的考驗。話說:一九九七年,春節剛過,楊貫一到台灣表演廚藝,李登輝順道邀請他到總統府做一次外燴,在那一次李品嚐了鮑魚、魚翅和燕窩,並大為讚賞。不料,事後卻被傳媒知道,並大加炒作,並傳言說李當晚享用的是當時每隻要兩萬多三萬元的頂級「三頭鮑」,因此批評這位總統太過奢華,讓輿論鬧得鼎沸,《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兩大報以社論加短評,一連對這事炮轟了幾日,至於那些在電視上播放的論政和諷刺時弊的節目,就更加不放過

這個題材,拿「三頭鮑」大作文章,對這位總統大加挖苦。   當然,我這個講法並不精確。因為就算政治制度不民主(或者至少不是我們一般人所理解的憲政民主),在全球民粹的大勢之下,領袖也還是得向他統治的對象展現他的親民,所以才會有這本書裡提到的「胡錦濤和溫家寶的『餃子政治』」,以及「習近平上任之初的『包子政治』」。大概唯有到了江山坐得極穩,沒有人可以再公開批評你的時候,方能免去這等表面功夫。   第二十二章周恩來和鄧小平曾經一起賣過豆腐? 中國人喜歡吃豆腐,而且不像米飯麵食,並無地域上南北之分。 國父孫中山便對豆腐推崇備至。其實不單止國父,就連中共開國元勳如周恩來與鄧小平,都一樣與豆腐曾經結下不

解之緣,甚至曾經賣過豆腐呢! 周恩來與鄧小平曾賣過豆腐!?不是開玩笑吧!答案真的不是說笑,這段經歷甚至在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都有所紀述,見〈周恩來與鄧小平戰友情深〉一文。 話說,大家或許都知道,周恩來與鄧小平年輕時曾經放洋留學,而且更是法國這個浪漫國度。但在那個年代,中國赴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大多出身寒微,不會有餘裕像今天大家的寶貝子女一樣,優哉悠哉的讀書,反而要為生計而煩惱,得四處兼職幫補學費和生計。剛巧碰上上世紀二十年代當地經濟不景氣,百業蕭條,本地人且自顧不了,留學生自然更難找到工作。但那個年代的中國年輕人,都是生命力十分頑強之輩,面對逆境,大家沒有怨天尤人的那份奢侈,反而想盡方法掙扎求存。 

周恩來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幫大家提供兼職收入的方法,那就是毅然開了一間豆腐店。一九二二年六月,在周恩來出主意,鄧小平負責具體打理下,在花都巴黎,開了一家中國式豆腐店,店名就索性叫「中華豆腐店」。 有了這間豆腐店,於是不少當地中國留學生,課餘便到這裡兼職,甚至連大忙人周恩來自己,也常常親自抽空到這裡座鎮。一大班年輕人,一起幹活,雖然課餘還要兼職,確是十分勞累,但因為大夥兒年紀和心性皆相近,於是勞動時,也有說有笑,不失苦中作樂。 正如前述,中國人都喜歡吃豆腐,於是不少華僑都到這裡光顧,後來甚至連法國人都聞風而至,豆腐店往往供不應求。在大受歡迎下,豆腐店再擴大經營,增加食物品種,包括豆漿、豆腐花、豆腐

乾、凍豆腐和臭豆腐等等,品種繁多,一應俱全。於是,豆腐店在經營得法下,不單幫補了很多清貧的留學生,甚至還為中共旅歐支部提供了部分經費。 如果周恩來和鄧小平不是回國搞革命,而是留在法國繼續經營,可能日後會成為法國的食品業巨子。 從中可見,周恩來和鄧小平的生意頭腦,原來在年輕時代已經可見,而且兩人一早已經是生意拍檔。因此,日後中共立國之後,這對老拍檔又再一起為國家接過整個經濟攤子,也是順理成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