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歡樂送未送達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出下列價位、菜單、推薦和訂位總整理

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王志弘所指導 蔡宛芸的 省時戰:數位中介食物配送勞動的移動政治 (2020),提出麥當勞歡樂送未送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移動性、計件制、趕工、自由工作、補缺行動、移動異化。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麥當勞歡樂送未送達,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省時戰:數位中介食物配送勞動的移動政治

為了解決麥當勞歡樂送未送達的問題,作者蔡宛芸 這樣論述:

由便利需求與數位科技推動的食物配送平台服務,正塑造著台灣飲食零售地景與勞動樣態的新樣貌。純然仰賴手機網路打卡與接單的勞動模式,以及由論件計酬及獎金累件加給的勞動報酬性質,看似提供了一種勞動時間與薪資皆掌握在己的彈性與自由,實際上卻是食物外送員,受制於數位黑箱、資本剝削、風險外包及時間催促的勞動結果。此外,食物外送員往往需要以私人化的「補缺行動」,耗時調節既有公共性不足的配置和運作,像是面臨勞動現場的物質損壞、基礎設施缺漏、技術系統失靈,以及空間規範的限制等。不論是勞動體制的剝削,或是複雜勞動現場的耗時補缺,皆造成食物外送員經常在街頭趕場送件與承擔交通移動風險的現象。於是,本文嘗試以虛擬自由、

移動異化,與補缺行動等概念,探討數位中介計件制的自由性與剝削性,以及食物外送員於勞動過程涉入的移動政治與勞動風險議題。作者以台北都會區的兩間食物配送平台foodpanda和Uber Eats的外送員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與外送員、店家、平台業務、工會成員與律師的訪談,以及實際參與勞動與觀察網路社群討論等方法,配合新聞報導及相關文獻,探討上述論題。作者主張科技中介食物配送過程的便利性,其實是平台業者以數位黑箱、計件制的調控,使外送員在複雜勞動環境中從事血汗勞動的成果。當中,自由的外送工作乃科技與資本加速積累結構下,受到刻意塑造的虛擬幻象。勞動風險的構成也並非個人行動所致,反而是勞動體制、移動環境,

與生產中的關係等共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