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麥當勞數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出下列價位、菜單、推薦和訂位總整理

中國麥當勞數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obertEugeneCushman寫的 土地正義(2冊套書)土地正義+超額徵收 和許瑞林的 足跡:美容美髮業管理實錄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為什麼肯德基和麥當勞都不想要中國業務了? - 天下雜誌也說明:新公司的各方持股比例分別為中信52%,凱雷28%,麥當勞20%。計劃2017年夏季之前完成收購。 麥當勞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合計運營約2400家店舖,員工人數超過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足文化 和金塊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陳學毅所指導 周盈如的 法國米其林指南的全球在地化與其臺灣在地化策略分析 (2021),提出中國麥當勞數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法國飲食文化、米其林指南、臺灣在地化策略、國際美食評鑑。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觀光事業學系觀光休閒事業碩士在職專班 李永恒所指導 戴妤璇的 台灣外帶手搖茶飲的知識、態度、行為意圖之研究--- 以印尼移工消費者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手搖茶飲、知識、態度、行為意圖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國麥當勞數量的解答。

最後網站北京否認將查封部分麥當勞分店傳言| 網吧| 大紀元則補充:北京近日傳出部分麥當勞分店因為提供客人上網服務,觸犯中國大陸管制網吧的相關法令而將被查封,北京市文化局專項辦公室今天否認這項消息,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國麥當勞數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土地正義(2冊套書)土地正義+超額徵收

為了解決中國麥當勞數量的問題,作者RobertEugeneCushman 這樣論述:

  徐世榮教授以這套書揭櫫以公民權益為主體的土地正義觀,藉此評析耕者有其田、區段徵收、市地重劃等政策,是否完整符合公共利益和居民權益的比例原則。這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成果,以嚴謹的分析來支撐社會運作,挑戰既有政策的限制,是所有關心土地議題的人必讀之作。   《土地正義:從土地改革到土地徵收,一段被掩蓋、一再上演的歷史》   你不知道的土地黑歷史,   第一本全方位解剖臺灣的土地政策。   ★從1949年施行的「三七五減租」到今天,為何還有3萬多筆未解除的租約?   ★1953年的「耕者有其田」,總共徵收了14萬多甲土地,為何其中還包含了將近10萬甲「共有出租耕地」?  

 ★為何當年蔣介石要急著推動土地改革?當年接收臺灣的資源委員會究竟是怎樣一個單位?它與現在的中油、台糖和經濟部又有何關係?   ★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我們琅琅上口的「政府德政」,到底影響、改變了臺灣什麼?   ★台糖公司的土地有如「魔戒」,政商名流趨之若鶩,其廣大的土地如何演變而來?   ★何謂土地改革、區段徵收、一般徵收、市地重劃、都市計畫?在這些名詞背後,地方派系與財團究竟在操作著什麼樣的「土地遊戲」?   ★依照《土地徵收條例》規定,幾乎臺灣的每一片土地都可以被「區段徵收」,臺灣現今處處充斥著浮濫徵收案件的起源是什麼?   ★憲法第15條規定: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

予保障。但為何臺灣政府不需經過人民同意,就能強制剝奪人民的財產權、生存權與人性尊嚴?   出身雲林農村的徐世榮教授,秉持「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關懷與社會實踐,在土地政策研究與田野調查的過程中,逐步發現臺灣盤根錯節的土地問題,雖然政權幾度轉換,人民的土地和家園被侵害、強奪的故事,仍不斷上演。   他在本書檢視了臺灣近代以來的土地發展,處處充斥著看不見的「合法掠奪」。從日治時期糖業株式會社半強迫徵收土地,到戰後的土地改革、經年累月遍布全臺的浮濫徵收,從土地改革到土地徵收,其實都是政權掠奪與炒作土地的工具。   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的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等政策,不僅削弱地主

階級的力量,更剝奪了數萬小面積土地的所有人賴以生存的工具,導致臺灣的經濟菁英大量流失;而國民黨政權則藉此培植樁腳、扶植地方派系、改組農會,並與財團、特權相結合,以政策法令保護特權和財團,進而控制地方政治。   然而,大多數的掠奪都在看不見的地方進行,如近年爆發的土地徵收抗爭事件,包括苗栗大埔、灣寶、竹北璞玉、二重埔、桃園航空城、彰化二林中科四期等,在在印證了土地政治就是地方政治,而土地炒作是拉攏地方政治勢力最簡單的方式,被犧牲的往往是無辜的弱勢民眾。   土地究竟是什麼?是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所,心之所向、家之所在?還是政治家與財團眼中的龐大利益?被剝奪與被損害的土地所有人,何時才能得到補償與

正義?土地正義如何能達成?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這段歷史之中,不能不關心,因為「看不見」的掠奪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也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   所以,當我們談論臺灣的土地政策,也就是談論土地的轉型正義!   《超額徵收:都市計畫?或炒作土地、侵害人權?揭開區段徵收的真相》   區段徵收合憲嗎?   ◎源自十九世紀的超額徵收(Excess Condemnation),與台灣區段徵收的狀況非常近似,與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也有很高的相似度。我們必須了解超額徵收在歐洲及美國是如何被實施及被放棄。   ◎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仍大肆實施建構於十九世紀、但在二十世紀初已被拋棄的區段徵收制度。   ◎區段徵

收剝奪了憲法對人民基本人權的保障,這個制度的實施是否有其正當性、合理性及合憲性?   ◎「區段徵收」是中華民國特有的「土地徵收」制度,但後來在台灣延用實施下,政府從未依法支付高額價金來進行全區的照價收買。   十年前,苗栗大埔強拆張藥房的事件引發社會廣泛的關注。在那之後,許多類似的區段徵收個案也都引起土地被徵收人的強烈抗爭,如桃園航空城、台北社子島、林口A7、新北八里台北港、淡海新市鎮、竹北台知園區(璞玉計畫)、竹東二三重埔等,這是因為區段徵收剝奪了憲法對人民基本人權的保障。區段徵收的實施顯然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在這個時刻,台灣社會亟需盡快理解何謂區段徵收,並辨明這個制度的實施是否有其正

當性、合理性及合憲性。   如此惡劣的情勢或許有機會隨著羅伯.庫斯曼教授《超額徵收》中譯本的出版而有所改觀。在本書中,庫斯曼教授以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初的美國為例,將土地徵收分為二大類:強制徵收(eminent domain)、超額徵收(excess condemnation),後者又可分為三個類別:殘餘地徵收(或稱附帶徵收、一併徵收)、為了保護某項公共建設而在其周圍所實施的有限度擴張徵收(台灣的法律制度似無此徵收),以及為了賺錢財政目的所實施的獲利徵收(即國內的區段徵收)。當時他為了撰寫這本書,還特地從美國遠至歐洲蒐集資料及進行移地研究,如法國、比利時、英國三個國家的實務經驗,而後在一戰期間

從德國返回美國。本書也敘述美國各州當時所實施的眾多案例及法院的判決,內容詳實豐富,也具有很高的價值。雖然這本書出版於一百多年前的1917年,但書中所討論的主題與台灣區段徵收的狀況非常近似,與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也有很高的相似度。   在台灣,「土地徵收」主要分為「一般徵收」與「區段徵收」,其實施的關鍵都來自「都市計畫」。政府經常以「都市計畫」的手段,強制徵收人民的土地,以致引起抗爭。在國外,「超額徵收」是指政府透過強制徵收來獲取土地,其政策的重點在於政府徵收超過實際所需的土地。對都市規劃者來說,超額徵收是一種掌控都市實體環境發展的手段。在《超額徵收》一書中,庫斯曼教授探討了區段徵收的合憲性,

他特別強調,如果只是為了賺錢財務目的而進行徵收,這絕非徵收的公共目的,這樣的徵收不僅違背了法律公平的保護原則,也牴觸了法律的正當行政程序,而這大抵是為何西方民主國家在二十世紀初都逐漸不再使用區段徵收的主因。   到了二十一世紀,台灣竟然還在大肆實施建構於十九世紀、至今大抵已被拋棄的區段徵收制度。即使超額徵收的廢止在國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由於政府不斷啟動區段徵收,並將其誤導為土地合作開發事業,以致國人受其蒙蔽而產生誤解。區段徵收的定義為何?又從何而來?在中華民國的法制史中,區段徵收最早出現於1930年所制訂的舊《土地法》中,該法後來於1946年做全面的修訂,成為現行的《土地法》。其中,區段

徵收的定義規定於第212條第2項:「謂於一定區域內之土地,應重新分宗整理,而為全區土地之徵收。」但這個定義很不明確,而且賦予了政府非常大的權力。其立法緣由是為了仿照德國人於中國膠州灣租借區之開發前例:在地方建設開始之前,由政府先行「照價收買」擬建設地區的全部土地,防止私人壟斷土地。但在台灣,政府從未支付高額價金來進行全區的照價收買。   在解嚴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台灣的土地亟待解嚴。《超額徵收》這本書幫我們找尋到區段徵收的根源,找到了區段徵收的身分密碼。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能喚起大眾的共識,督促政府重視憲法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廢除侵害人權的區段徵收制度。 名人推薦   《土地正義》   

蕭新煌∣中研院社會所特聘研究員   許雪姬∣中研院臺史所所長   李承嘉∣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兼校長   陳立夫∣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顏愛靜∣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陳東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范 雲∣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黃紹恆∣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兼系主任   張怡敏∣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   蔡培慧∣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管中祥∣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詹順貴∣苗栗大埔徵收案環境律師   林子淩∣惜根台灣協會秘書長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王美琇∣自由時報專欄作家   尤美女∣前立法委員/律

師   《超額徵收》   徐世榮(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專文導讀   李承嘉∣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兼校長   林佳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林子淩∣惜根台灣協會秘書長   范 雲∣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胡博硯∣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徐世榮∣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陳東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陳致曉∣台灣土地正義行動聯盟理事長   黃紹恆∣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兼系主任   黃信勳∣法鼓文理學院環境與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兼心靈環保研究中心主任   黃益中∣台灣居住正義協會理事長     張怡敏∣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   詹順

貴∣苗栗大埔徵收案環境律師   楊貴智∣律師/法律白話文站長   楊淑文∣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管中祥∣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台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長   廖麗敏∣中國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兼會計室主任   廖桂賢∣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   戴秀雄∣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   顏愛靜∣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退休/兼任教授   蕭新煌∣中研院社會所特聘研究員   (依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土地正義》   「土地、住宅與空間的議題一直都是臺灣社會的核心問題,徐世榮教授鑽研這個研究主題已經有十多年,《土地正義》一書正是他

長久學術心得的累積,內容非常深入與豐富,值得所有的讀者好好閱讀,可以說是臺灣土地課題研究的代表作品。   世榮兄在這本書充分揭櫫一種以公民權益為主體的土地正義觀,藉此評析耕者有其田、區段徵收、市地重劃等政策,是否完整符合公共利益和居民權益的比例原則。他的論點相當有批判性,促使我們過去一直認為是成功的政策背後所隱藏的問題,很有獨到的見解。   一般學者主要會專注在理論論述,但世榮兄是言行合一,對於不合理的土地徵收作為可以說是無役不與,總是衝到第一線,長期投入社會運動,從體制外來維護公眾權益,展現了公共知識分子的典範,令我非常佩服,也是當前學術界少有的實踐型學者。   本書是一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成

果,以嚴謹的分析來支撐社會運作,挑戰既有政策的限制,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關心土地議題的朋友。」──陳東升(臺大社會系教授)   「世榮老師真正做到不以學識服務權勢,而是用以濟弱扶傾,是薩伊德所定義公共知識份子的最佳詮釋者。」──詹順貴(前苗栗大埔區段徵收案自救會律師、環保署副署長)   「一位從研究土地改革歷史,到義無反顧投身捍衛土地正義的行者,再次用心、用行動寫我們自己土地的歷史。」──林子凌(惜根臺灣協會秘書長)   《超額徵收》   「近年來,台灣的土地徵收引發許多爭議,其中尤以區段徵收的爭議最多,並且引發許多街頭抗爭。台灣區段徵收爭議的討論範疇雖然很廣,但卻極少探討區段徵收的本意。

《超額徵收》一書,雖然是1917年的舊書,確正好填補了台灣在這方面的空白。在《超額徵收》一書中特別提出,區段徵收不是完全不能實施,但以區段徵收做為政府財政收入工具,絕對是一種誤謬。目前台灣實施區段徵收的時機很多,其中許多時機與政府財政收入有關,正可藉由本書的論點來檢討台灣的區段徵收。」──李承嘉(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兼校長)   「土地徵收是國家對個人財產權的剝奪,在民主法治與極權專制國家也採行不同方法,國家可否利用區段徵收以遂行其租稅收入之目的,方法與手段是否選擇最小之損害,或有其他更好之替代方案,是否符合憲法第23條之規定等等,都值得我們深思。本書可提供我們思考與判斷上之重要

參考價值。」──楊淑文(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   「土地徵收是國家取得土地的最後不得已手段,必須基於公益性、必要性、區位不可替代性之原則,依法定程序為之,並給予公平合理的完全補償,否則不得為之。而區段徵收是土地徵收的一種,自當依循上述原則行使,但我政府當局往往將之視為一定區域內土地全部予以徵收整體開發、自籌財源的農地變更使用手段,其實已經逾越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之分際,而有重新檢討之必要。今《超額徵收》一書的出版,不僅讓人瞭解到實施超額徵收的原由,從解決殘餘地問題、增進公共建設效能,到獲得增值利益不等,更警惕我們當須深省現今區段徵收的合憲性,是一本地政、公共政策、法律界學者專家、執行業務公

務員,以及初學者不可或缺的研習專著,謹此特予推薦,值得一讀再讀!」──顏愛靜(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退休/兼任教授)   「上世紀初在歐美即已飽受批判的超額徵收制度,近年來卻因著新自由主義式土地掠奪在全球擴張鞏固,而重現於各國的土地政策。讓這本百年前的鉅著,至今仍振聾發聵,值得我們精讀省思,啟發我們對徵收法制的檢討。」──范雲(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很希望台灣的土地被徵收人及社會弱勢都能認清局勢,我們根本就不是活在一個民主立憲的國家,若以浮濫的土地徵收為例,我們其實是活在一個『以自由民主及愛台灣為名,實質卻是進行土地及人權掠奪』的類社會主義共產國度!這部憲法根本無法保護社會弱勢及

其家園,當權者完全忽視憲法的存在,並恣意掠奪及侵害我們的權益,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排隊等著當那個被掠奪的少數,有許多人排在前面,而且已經很不幸的遭遇到了。」──徐世榮(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用公權力協助權貴財團掠奪平民土地』是台灣炒房炒地國家政策的第一環。想了解當前台灣土地掠奪政策嗎?請看這本批判19世紀歐美國家『超額徵收』的鉅著。21世紀台灣,19世紀人權。早已被文明國家摒棄的這些侵犯人權政策,目前正在台灣以前瞻的『公共利益』為名,大規模、加速發生!別以為『超額徵收』和自己沒關係,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陳致曉∣台灣土地正義行動聯盟理事長   「超額徵收,目的是想要攫取超

額利潤。閱讀本書,就可以知道台灣地方政府為何不顧人民反對、農民抗議,一直樂此不疲。這本《超額徵收》,不僅值得全民閱讀,更是從政者都應該仔細閱讀看,並引以為鑑的好書!」──詹順貴(苗栗大埔徵收案環境律師)   「台灣不當徵收,讓已非少數的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流離、傷心、甚至死亡,而不分黨派的政客們至今仍為所欲為地以『發展』之名為徵收利器,不斷地揮斬人民家園的根基,關心不當徵收及受迫害者,如何援助及自救──就從閱讀此書開始吧!」──林子淩(惜根台灣協會秘書長)   「在全球生態多樣性枯竭、自然資源超限利用、氣候變遷的威脅之下,國土自然保育、永續發展已是國家發展之必須策略。然近年來台灣仍動輒以區段

徵收浮濫開發,將珍貴的農綠地、人民珍視的家園轉為可炒作之建地,此乃不永續、不生態、不正義之愚蠢作為。藉由對區段徵收制度來源之認識,期待 《超額徵收》為台灣之短視敲一警鐘!」──廖桂賢(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副教授)   「庫斯曼教授的《超額徵收》一書,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借鏡,讓對區段徵收早已習以為的台灣,得以重新思考其正當性與合理性。」──黃信勳(法鼓文理學院環境與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兼心靈環保研究中心主任)

法國米其林指南的全球在地化與其臺灣在地化策略分析

為了解決中國麥當勞數量的問題,作者周盈如 這樣論述:

米其林指南是法國飲食文化的重要代表產物,為世界最具權威的餐廳評鑑 機構之一。受台灣觀光局熱烈邀請,米其林指南於 2018 年將臺北納入海外評鑑 城市,於 2020 年增加臺中市場。如麥當勞、星巴克等知名跨國餐飲品牌,企業 走向全球化的關鍵在於落實「在地化」,但米其林指南與餐飲品牌不同之處在 於,它販售的並非料理實體,是以獨到的評鑑品味與評鑑結果擄獲各國美食家、 主廚、觀光客的信賴與推崇。換言之,米其林指南的核心價值是一套對美食品 評及餐廳評鑑的文化系統。於此,本文以 2018 年至 2020 年間,米其林指南臺灣版為主要研究範圍, 從紙本指南、數位傳播媒體以及公關與活動等三個分析層面,以較為

宏觀的角 度探討法國米其林指南如何在跨文化的脈絡下執行在地化的策略。

足跡:美容美髮業管理實錄

為了解決中國麥當勞數量的問題,作者許瑞林 這樣論述:

在經營事業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 只有在崎嶇小路上不畏勞苦的人,才有希望攀登高峰。     這是一本作者的工作記錄,細瑣中蘊藏著精確的經驗與智能,   因此不能僅以工作報告看待之,   而需細細咀嚼每項工作安排的深意與操作細節,   必能發覺其中奧妙。     美容美髮業是個高度人際接觸的行業,   經營管理的精髓考驗著領導者的耐心與細心,必須不厭其煩,必須鉅細靡遺,而這些不傳之秘,都在本書中完整呈現。   走過大片中國,這本管理實錄是用時間與汗水提煉精粹而成,   值得所有美容美髮人細讀與珍藏。     流淚灑種,必歡呼收割     椰島企業發展4期策略   創業期:1〜10年

  成長期:11〜20年(連鎖3S/展店/獲利/準備上市)   成熟期:21〜30年(成立集團/上市/培養接班人)   穩定期:31〜40年(交棒第2代)     我企業已進入第二階段的成長期,計分「3-3-4」階段進度發展:   第一階段3年   健全連鎖體制3S:標準化/制度化/數字化   發展大策略:以華中/西南/西北為主,華南為輔,穩建發展及獲利   標準化:   1.公司組織表/企業文化/理念/崗位職責/教育訓練師資培育/技術培訓教材   2.公司申請註冊成立/股份分配(書/卡)份   3.商標註冊/授權/產品   4.成立技術研發小組   制度化:   1.會議管理/晉升考核標

準/人事管理規章/各店租賃合同管理/安全管理   2.各級職人才培育/與學校建教   3.工程監理設計管理   4.法務室成立   5.成立工程監理設計   數字化:   1.財務報表健全/財務資金運作/獲利25%/卡金/折舊裝修費   2.3年×年開店50家=150家,   3.客數量化&質同時並進   4.關係企業體質調整   5.股東大會/董事會成立   服務化   第二階段3年   穩健獲利20〜23%/全面實施SQ提升服務質量/奢華硬體風格/器材產品升級/人力來源   發展大策略:進軍華東/華北區/發展縣級城市   1.財務資金運作/創業貸款   2.3年×年開店50家=

150家,   3.新品牌成立   4.各級職人才培育   5.與學校建教合作/鞏固人力來源   6.產品公司成立   第三階段4年   穩健獲利18〜22%/多品牌經營/集團公司成立將全國分事業部   發展大策略:上市/進軍國外市場/發展縣級城市   1.財務資金運作   2.準備多元化前置作業   3.購買辦公大樓   4.各級職人才培育   5.3年×年開店50家=150家,   6.新品牌成立/收購同業   7.成立黨支部工會     3月17日   與王芳談話   與物流部溝通,嘗試去邀請各方廠商、供應商甚至工程隊等,參與贊助我們的《椰島風》,增加版面為其做廣告,達到雙贏的局面

  與張婷談話   1.股東協議問題   2.盛小莉的問題――仍需與駿總溝通   3.水電工的工資問題   ①還未定時小郭就已告知幾位員工加工資的事情   ②人事部意見:不能定額加薪,只能酌情考慮適當補貼小額加班費   4.張婷提出類似她本人這種職位是否應該上調工資   5.分店股東的社保問題――仍需與James溝通再做決定   巡視大漢口店   ――員工太多,造成顧客&應聘人員望而卻步   與周國勇、李菲談話   ――關於香港遊人員的前置教育等事宜的叮囑和強調   與李治國談話   ――關於李治國到目前為止還未簽署股東協議   和駿總談話   ――麥當勞管理心得分享     3月1

8~26日   出差法國   法國考察報告   3月23日   11:00   參訪法蘭克染髮大師   13:20   與歐洲第一大品牌德頌吉夫人莎麗見面,並一起吃中飯(與曹董/夫人/羅惠珍)   15:15   參觀比金(Jean-Claude Biguine)總部   Jean-Claude Biguine連鎖集團有300多家沙龍,目前在外國共開了121家沙龍,亞洲地區日本、印度與伊朗都有加盟店。四所美髮院分別在法國、義大利、日本與比利時,年營業額達1.5億歐元。     Jean-Claude Biguine的路線多元,除了美容、美髮、護膚、保養、化妝品、粉餅、粉膏、沐浴產品外,還有吹

風機、髮夾、髮飾,並推出男性專用的美容美髮保養品。近年來Jean-Claude Biguine也搶進流行服飾界,大賣自創品牌具個性與時代感的時裝、手錶與皮鞋皮包。     Biguine國際連鎖集團的休閒美身美容館在巴黎享有盛名,在法國即有52家美容美身館,海外共54家。   17:45   參觀德頌吉在香榭大道總店   Jacques Dessange(德頌吉)是法國著名的美髮大師,顧客多為巴黎貴婦人與國際名媛,其髮型設計概念浪漫飄逸展現女性美。他從1954年就擴展國際版圖,1975年法國各大城分店整合後,成為全法國第一家美髮連鎖集團,1979年起成立多所美髮學院,奠定了高檔品牌形象。

    目前Dessange Internationale擁有三個連鎖品牌,集團員工超過1萬人,四支品牌的專業美髮產品早已成立實驗室與製造工廠。德頌吉集團旗下有35種美顏與美膚保養品,120套彩妝系列、19種指甲油、32種美髮產品,一年的銷售額近2千萬歐元。Dessange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三。     美髮沙龍品牌為Jacques Dessange、Camille Albane、Frederic Moreno,德頌吉連鎖美髮沙龍已經超過1千家,2007年,第1千家在杜拜開張,國際連鎖業務發展蓬勃,占總營業額的45%;在亞洲地區已進軍了香港、日本、韓國、印度與中亞國家的高檔美髮市場。Des

sange Internationale以各國成立總代理(master franchise)制度,推展國際業務。     Camille Albane 是德頌吉集團的第二品牌,在法國擁有351家連鎖加盟店,預計二、三年內要達到4百家,已在13個國家設有加盟店。     Frederic Moreno是個年輕品牌,加強開發男性顧客群,目前已進軍歐洲7國,總店數達201家,預計5年內衝到450家。     3月24日   14:00〜17:10             至Jean Louis David拜訪,由國際部主管接待並介紹公司PPT   Jean Louis David是歐洲美髮沙龍數量

第一品牌,超過1000家,擁有5000名員工,每年擴展新店60家,年顧客量約有1200萬。   Jean Louis David擅長剪髮,創辦人Jean Louis David首創用推子修剪長髮。該品牌每年推出兩季新造型,特重視覺效果及創造流行新趨勢,該品牌風格為造型新潮大膽、年輕化。   Jean Louis David大手筆投資廣告,每年廣告預算約540萬歐元。除了每家店免費發行的最新髮型目錄外,經常在女性與時裝流行雜誌刊登新髮型系列,長期營造創意髮型的品牌形象。   Jean Louis David新造型發表會與法國高檔名牌服裝展同步舉行,美髮走秀,提高媒體曝光率與品牌形象,沙龍店

面設計強調個性化。   Jean Louis David品牌的美髮美容護膚保養品在市場具不錯的佔有率,產品受歡迎與信任的程度跟著美髮品牌走。     3月25日   12:20〜14:00   巴黎德頌吉夫人莎麗開賓利車來接我/惠珍/曹董   1.請客(中餐)在老佛爺百貨公司後俏江南餐廳   2.談邀請至湖北旅遊   3.代邀請剪及染髮師至湖北(由羅惠珍協助安排1〜2個月)   4.代理湖北開德頌吉髮型   5.夫人表示再等6個月/也可談看看   6.出書翻譯(中文由羅惠珍溝通)   7.股份和我公司現況一樣   8.總部沒其他股東   9.總店月業績:18位設計師,客數約200人/日,收

入6萬歐元/日*25日=150萬歐元   10.有一位設計師40年剪髮,每次300歐元,設計師平均業績約3300歐元   17:00〜19:00   拜訪deforges教學中心   1.談技術拉丁學院派長/中長/中短/短4款髮型   2.技術學哪裡?   3.應成立教學中心來教育設計師   4.幫顧客設計髮型應依臉型/沒創意最後會沒錢賺   5.正式邀請5〜6月有空至武漢   本書特色     超專業──作者從1981年進入台灣美髮業第一品牌曼都事業,迄今行業資歷超過40年,更是歷任兩岸多家美容美髮連鎖品牌高級管理人員,並屢創行業佳績。     超實用──這是一本作者的工作記錄,細瑣中蘊藏

著精確的經驗與智能,它是用時間與汗水提煉精粹而成,值得所有美容美髮人細讀與珍藏。     超詳細──本書詳實記錄作者擔任執行長所有每日工作紀實、談話、會議、計畫、執行工作環節的點點滴滴,涵蓋美容美髮業連鎖經營管理Know-how。

台灣外帶手搖茶飲的知識、態度、行為意圖之研究--- 以印尼移工消費者為例

為了解決中國麥當勞數量的問題,作者戴妤璇 這樣論述:

手搖杯茶飲的市場是發展自1990年代開始的,隨著茶品的種類多樣,調配出來的茶飲更是花樣繁多,隨著消費者的飲食型態習慣改變,心感愉悅是喝手搖杯茶飲的心境,也讓手搖杯茶飲成為臺灣人日常生活中人手一杯的代表性飲品。臺灣的飲料市場近幾年逐漸向國外擴展,而政府也在2016年復提出「新南向政策計劃」,此政策提出主要是希望能帶動手搖杯茶飲店的微型創業市場,深耕東南亞推廣臺灣的茶飲文化。 本研究以印尼籍移工消費者為例,整理出「臺灣外帶手搖杯茶飲的知識量表」、「臺灣外帶手搖杯茶飲的態度量表」、「臺灣外帶手搖杯茶飲的行為意圖量表」做為研究調查,以問卷隨機抽樣在臺引進之印尼籍移工為消費者群體,並以人口統計變

數作為獨立變數,藉此探討不同背景之印尼籍移工,分別對手搖杯茶飲的知識、態度、行為意圖間的關聯性。本研究受測者問卷發出450份,有效問卷回收為350份,所得資料以敘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信度分析、多元廻歸分析、皮爾森相關分析等研究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其得知結果如下:一、 印尼籍移工對手搖杯茶飲的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圖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普通」之範圍,顯示手搖杯茶飲在臺受歡迎之程度。二、 「知識」對「態度」有正向影響。「態度」對「行為意圖」有正向影響。三、 探討「人口統計變數」對「知識」、「態度」、「行為意圖」的差異。最後,本研究結果可對在臺手搖杯茶飲業者之

參考依據並提出後續研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