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施政成果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出下列價位、菜單、推薦和訂位總整理

台南施政成果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和賀柏瑜的 五力型組織:領導者的實用工具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年終施政報告明年力抗空汙 - 好房網News也說明:台南 市政府20日舉行年終施政成果發表會,市政未受前市長賴清德北上接閣揆影響,市府自評「豐收」;代理市長李孟諺針對民眾最有感的空汙,宣示明年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巨流圖書公司 和優理實業有限公司所出版 。

逢甲大學 建設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何彥陞所指導 潘思羽的 以公有閒置土地推動養生村之探討 (2018),提出台南施政成果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閒置土地、促參法、養生村、長期照護。

最後網站施政計畫 - 臺南市仁德區公所則補充:臺南市仁德區公所全球資訊網.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南施政成果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為了解決台南施政成果網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台灣社會自1980 年迄今,經驗了經濟快速起飛與蓬勃發展的年代,走過民主轉型與鞏固的時代,並且正於社會轉型與再興的世代大步邁前。在這40 年間,無論在社會運動、第三部門、環境治理、客家研究、東亞與東南亞研究…等領域,在學術研究這一塊,蕭新煌老師是重量級人物。     蕭老師扮演公共知識份子的角色,不僅在學術領域深耕理論研究,結合台灣發展經驗,提出創新見解;對政府的施政方針,也提供具體且清晰的發展建議;更關鍵的是,對於推動社會進步的社會實踐,更扮演重要推手的角色。直到退休後,還擔任「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的董事長,從民間交流的層面繼續貢獻發揮影響力。     本書以蕭新煌教授過去40年來四大學

術實踐的地景,作為四篇22章論文的指引,不僅探究戰後台灣社會的宏觀變遷、中生代學者的社會關懷與實作,處處出現在地社會人文關懷的養分,也架構台灣人對台灣社會、東亞(東南亞)族群和社會的深入瞭解與情感。蕭教授的學術座標相信會讓更多後生學者繼續擴大和深耕對台灣和亞洲社會的影響。 作者簡介   蕭新煌教授     蕭新煌教授現任中央硏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講座教授、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暨總統府資政。研究領域包括:環境運動與永續發展、亞洲中產階級、公民社會組織與民主化、台灣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認同。最新相關著作有《東南亞客家社團的組織網絡》(合編)(2020,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遠流)、《東南亞的新貌──轉型的動力與未來圖像》(合編)(2019,洪葉)、Taiwan Studies Revisited: Routledge Research on Taiwan Studies(合編)(2019, Routledge)、《面對台灣風險社會:分析與策略》(合編)(2019,巨流)、《客家研究與客家學》(主編)(2019,交通大學出版社)、Middle Class,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cy in Asia(主編)(2019, Routledge)、The Making of Ethnic Movements in Taiwan: Origin

s and Impacts(2019,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Occasional Paper, No. 241)、China's Footprints in Southeast Asia(合編)(2018, NUS Press)。   張翰璧     德國Bielefeld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特聘教授。2003年進入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後,運用之前在中研院累積的東南亞研究為基礎,後來的研究集中在東南亞客家、客家女性、客家族群產業等議題。主要的代表著作有《東南亞客家及其族群產業》(2013)、《東南亞婚姻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2007)等專書與文章。   楊昊  

  中正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政治大學東亞所教授、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暨政大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同時也是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執行長。研究興趣包含東南亞與亞太區域研究,著重於國際關係理論的區域應用、東南亞邊境政治、抵抗政治、環境政治與比較區域主義、智庫與外交政策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包含超過八十篇中英文期刊論文與多本學術專書。 第一篇 總論 1-1蕭新煌教授的學術實踐座標圖 張翰璧、楊昊 1-2 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轉向、開拓與突破 蕭新煌   第二篇 行動與策略:社會運動與環境治理 把民間社會及社會力找回來/徐世榮  2-1 台灣社會運動研究領域的制度化(1980-2017):文獻回顧與引

用分析的觀點 何明修、黃俊豪 2-2 台灣反核運動的開端:1979-1986 劉華真 2-3 韓國社會運動團體與民主改革:以「參與連帶」與「經實聯」為例 朴允哲、李京兒 2-4 新興工業國家之風險治理挑戰:以2005年台灣狂牛症爭議事件為分析 周桂田 2-5 台灣土地改革再審視 徐世榮、廖麗敏 2-6 影響風險意識與支付意願之個人因素:以台南水患治理為例 許耿銘 2-7 核廢風險溝通的反思:核廢政策的公共審議 杜文苓、謝蓓宜 2-8 台灣邁向低碳社會的公眾態度與政策變遷 林宗弘、蕭新煌、許耿銘   第三篇 凝聚與記憶:台灣與東南亞客家 把客家帶進社會學,把社會學帶進客家/張維安 3-1 誰需要

劉善邦?砂拉越石隆門帽山客家共和國的重建 張維安、張翰璧、黃子堅 3-2 「客家帶」的歷史與空間形成:以台灣和馬來西亞為例 張翰璧 3-3 客家人的移動構圖與聚散連結之時位考察初探 黃世明 3-4 打破客家刻板特色與比較研究的挑戰 林本炫 3-5 馬來西亞霹靂州嘉應客家移民及其網絡關係 林開忠 3-6 檳城嘉應、大埔、永定、惠州與增龍五個客家社團內部與外在的關係 利亮時   第四篇 台灣向前行:東亞與東南亞研究的生根與深耕 撐起東南亞研究的學術新空間/王宏仁 4-1 越南與中國罷工的比較:防禦型與攻擊型的威權國家 王宏仁、陳志柔 4-2 又見「懶惰的土著」?:越南台商工廠的勞動政治 龔宜君 4

-3 台灣東南亞研究的發展第一個三十年與下一個三十年:蕭新煌教授的貢獻 楊昊 4-4 泰國拉瑪九世(1946-2016)政治遺緒的初探 陳佩修 4-5 台灣的韓國研究、韓國的台灣研究 金潤泰   第五篇 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青年的四十年轉進 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青年的四十年轉進─蕭新煌教授的貢獻與影響/官有垣 5-1 台灣第三部門治理的實證研究:1990年代迄今 官有垣 5-2 台灣非營利組織之評估與公私協力:以十年衛生財團法人輔導計畫為例 陸宛蘋 5-3 父母教育期望對青少年憂鬱症狀影響的社會階層差異 范綱華 序   蕭新煌教授的學術實踐座標圖     這本書的作者與書中的四個

領域標示著蕭新煌教授學術實踐的地圖,X 的時間軸,是蕭老師從回台灣後,在中研院進行研究與在台灣大學任教過程中,不斷加入的學生、同事,個別學者在不同時間點加入蕭老師學術研究的歷程,進行不同研究議題的討論和合作。當然,除了本書的26 位作者,還有其他更多的學生和學者曾經受教於蕭老師,或是參與過他的研究計畫,只是無法參與這次的出版專書。Y 軸則是沿著時間的推移,在研究議題上的擴展。四個領域的22 篇文章主題,標示著蕭老師的學術關心與發展,主要在以下領域:社會運動、台灣客家研究、東亞與東南亞研究、台灣第三部門、環境治理,研究的區域包括台灣、東亞社會、東南亞區域。     上述的座標圖中的研究議題,不但

標示著台灣社會自1980 年代以來的發展軌跡,也展現蕭老師「學術上的社會實踐」,一直到現在。本書的標題「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希望將蕭老師的學術實踐放回社會脈絡。台灣社會自1980 年迄今,經驗了經濟快速起飛與蓬勃發展的年代,走過民主轉型與鞏固的時代,並且正於社會轉型與再興的世代大步邁前。在這40 年間,蕭老師扮演公共知識份子的角色,不僅在學術領域深耕理論研究,結合台灣發展經驗,提出創新見解;對政府的施政方針,也提供具體且清晰的發展建議;更關鍵的是,對於推動社會進步的社會實踐,更扮演重要推手的角色。直到退休後,還擔任「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的董事長,從民間交流的層面繼續貢

獻發揮影響力,在台灣的主體性上,以「進步」(progress)和「正義」(justice)的文化理念,建立與亞洲各國的關係,鞏固台灣在亞洲的位置。     亞洲的轉型是多面向、全方位的轉變,它的驅動力來自於兩個層面,內部動力與外部趨力。就國家與社會層面而言,包括多元族群文化、公民社會、環境意識、以及國家發展等因素是促進亞洲轉型的內部動力。而外部趨力則是在區域與國際層面的變化,諸如戰爭與和平的國際情勢演進、及各種以國家或非國家行動者所促成的區域整合與串連趨勢。內部動力與外部趨力的融合,促使亞洲和台灣進入新的格局,其中,「進步」與「正義」是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     亞洲的進步不只是經濟成長的線

性思維,而是在政經、社會、環境、文化等多樣領域的整體永續發展。所謂的「進步」,代表的是治理與制度的進展、理念與關懷的躍進、以及行動與運動的推進,這些都環繞在以人為中心的進步思維中。特別對於客家研究而言,對於在地治理與制度、族群關係的跨國比較、對於客家文化帶的醞釀與擴散等,它牽涉到族群文化與政經社會脈絡的多元議題領域,更涉及從過去積累到未來發展的前瞻視野。     本書共有22 篇文章,分四個主題,議題涵蓋民主政治、客家社會與文化、國際關係、環境正義、公民社會等領域。除了22 篇文章外,還有總論的兩篇文章,除了本篇外,另一篇就是蕭老師親自撰寫的〈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轉向、開拓與突破〉,生動地回

顧和檢視他40 年來,三個時期在學術生涯中的打拼、合作和突破。另外,在每個主題前,都有一位重量級學者特別寫下蕭老師在四個領域所做的貢獻。     第一個主題是「行動與策略:社會運動與環境治理」,共收錄八篇文章,前三篇以社會運動為主題,何明修、黃俊豪發表〈台灣社會運動研究領域的制度化(1980-2017)〉,該文也特別向蕭新煌教授致意,彰顯其所帶領、為期30 年的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第二篇論文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劉華真教授發表的〈台灣反核運動的開端:1979-1986〉,台灣是唯一一個在反核運動的壓力下,從1980 年代中期就停止核電擴張的亞洲國家,呼應蕭新煌教授所致力的亞洲社會運動的比較研究議程;

第三篇,韓國湖西大學朴允哲教授及李京兒教授發表的〈韓國社會運動團體與民主改革:以「參與連帶」與「經實聯」為例〉,該研究期望能深入分析社運團體的政經社會體制,為新的綜合性社會運動路線提供研究註腳。     中間三篇文章呈現國內環境研究社群所關心的風險社會議題與環境治理挑戰。第四篇,周桂田發表〈新興工業國家之風險治理挑戰:以2005 年台灣狂牛症爭議事件為分析〉,從美國牛肉狂牛症風險政策爭議探討台灣社會與政府對於風險治理典範的變遷、衝突與困境;而第五篇徐世榮與廖麗敏發表的〈台灣土地改革再審視〉則是由三七五減租談起,論述土地政策下的悲歌;許耿銘教授則以〈影響風險意識與支付意願之個人因素:以台南水患治

理為例〉,從都市角度評估,凸顯水患治理的實際挑戰與制度設計。這三篇文章分別從能源、土地、以及災難的角度,呈現台灣社會面臨的環境脆弱性與挑戰,更重要的是,具體凸顯國內環境研究社群對於各項挑戰的解方。後兩篇文章則特別對應環境與正義的主題思辯。杜文苓、謝蓓宜的〈核廢風險溝通的反思:核廢政策的公共審議〉,針對當前的核廢深入分析台灣社會的分歧立場與對話理路;另外,林宗弘、蕭新煌和許耿銘合寫的〈台灣邁向低碳社會的公眾態度與政策變遷〉,乃透過2017 年的國家調查以及理論解釋民眾對低碳稅收和價格政策的偏好。     第二個主題為「凝聚與記憶:台灣與東南亞客家」,共收錄六篇文章,張維安、張翰璧和黃子堅發表〈誰

需要劉善邦?砂拉越石隆門帽山客家共和國的重建〉,文中透過辯證劉善邦存在的真偽,點出更重要的是其背後歷史與故事對東南亞華人的意義與重要性;第二篇張翰璧的題目是〈「客家帶」的歷史與空間形成:以台灣和馬來西亞為例〉,該文從族群空間的觀點探討客家文化帶的醞釀與形構過程。「族群空間」作為一個族群分析與研究的概念,是採取族群人文地理作為理解客家歷史的工具。探討其他族群、自然環境和經濟活動如何與客家文化互動,和產生相互的影響。簡言之,「族群空間」包括三個面向,一是特定地理環境的社會空間;二是具體時間的歷史過程;三是上述空間和時間經由人類與自然、族群間互動所產生的文化特質與族群關係。第三篇論文則是黃世明的〈客

家人的移動構圖與聚散連結之時位考察初探〉,該文以時位考察的方式,討論客家族群的移動軌跡與社會鏈結。     後三篇討論亞洲的客家研究議題,其中東南亞的客家研究是台灣社會瞭解亞洲社會脈絡與族群文化的重要途徑。林本炫的〈打破客家刻板特色與比較研究的挑戰〉,討論進行跨國客家研究比較研究的脈絡、特色與基本架構;林開忠撰寫的〈馬來西亞霹靂州嘉應客家移民及其網絡關係〉,從地域性的馬來西亞個案研究著手,深入呈現客家移民與在地經濟商業網絡的互動關係;最後則是利亮時的〈檳城嘉應、大埔、永定、惠州與增龍五個客家社團內部與外在的關係〉,同樣也是透過比較研究的方式進行東南亞客家社團的社會脈絡梳理。這三篇論文呈現出蕭新

煌教授所帶領的客家比較研究團隊的田野經驗、創新議題的分析角度、以及跨國比較研究的團隊成果。     第三個主題與東南亞研究有關,「台灣向前行:東亞與東南亞研究的生根與深耕」主題中,王宏仁、陳志柔以〈越南與中國罷工的比較:防禦型與攻擊型的威權國家〉為題,討論當前台商在東南亞面臨到的挑戰;龔宜君的〈又見「懶惰的土著」?:越南台商工廠的勞動政治〉,從在越南台商與基層勞工雙方互動的界限,解析支配權力以及勞工反抗產生的原因;楊昊發表的〈台灣東南亞研究的發展第一個三十年與下一個三十年:蕭新煌教授的貢獻〉則是綜合回顧過去30 年來由蕭新煌教授促成的台灣東南亞研究之發展議程與特色,並且勾勒下一個30 年的深耕

路向;而陳佩修是以〈泰國拉瑪九世( 1946-2016)政治遺緒的初探〉,回顧泰國研究的發展軌跡;最後,韓國同德女子大學中國學系金潤泰的〈台灣的韓國研究、韓國的台灣研究〉則是呈現台灣過去發展韓國研究的特點。     最後是「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青年的四十年轉進」,第一篇文章為官有垣發表的〈台灣第三部門治理的實證研究:1990 年代迄今〉,呈現公民社會研究的發展議程,並且特別聚焦於第三部門治理的運作軌跡。第二篇是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任副教授陸宛蘋撰寫的〈台灣非營利組織之評估與公私協力:以十年衛生財團法人輔導計畫為例〉,該文特別從公私協力的角度討論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社會深耕與轉型的動力

與合作關係;第三篇論文則是范綱華所發表的〈父母教育期望對青少年憂鬱症狀影響的社會階層差異〉,這篇論文探討不同階層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如何透過生活支持、負面互動、以及自尊的中介,影響國中青少年的憂鬱症狀發展。這三篇文章呈現出治理理念的變遷、第三部門的發展轉進、以及不同階層的父母教育對青少年的影響,凸顯公民社會的發展圖像。     除此之外,針對上述四大主題,徐世榮、張維安、王宏仁和官有垣更分別撰寫蕭老師在個別主題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為這些主題所帶來的意義與影響。徐世榮〈把民間社會及社會力找回來〉,認為蕭老師經由環境保護運動及消費者保護運動等的研究,提醒我們民間社會的重要性,也提醒我們環境問題並非

是單純的科學問題,它更是複雜的社會問題,是將民間社會及社會力這個重要面向納入台灣政經研究的主要貢獻者;張維安〈把客家帶進社會學,把社會學帶進客家〉,該文回顧當代台灣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從社會學的角度檢視其中變遷路徑,同時透過文獻與經驗的梳理,凸顯蕭新煌教授與客家研究先進對於此一學術領域的扎根及推進貢獻;王宏仁〈撐起東南亞研究的學術新空間〉從自身的大學求學經驗,闡述蕭老師透過研究不同的社會文化,解析台灣的特色以及可能的機會與限制,並促成社會學研究新的轉向,其中1994 年中研院成立東南亞研究計畫後,更進一步將東南亞研究在台灣開枝散葉;官有垣〈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青年的四十年轉進─蕭新煌教授

的貢獻與影響〉以四個面向鋪陳蕭老師在「台灣第三部門與公民社會」研究的貢獻與影響,並期盼在蕭老師的領導下,大家能再攜手為此一研究領域作出更多的貢獻。     蕭老師的學術實踐座標圖,不但標示著戰後台灣社會的變遷、年輕學者的社會關懷與實踐,更是在地社會人文關懷的養分,架構台灣人對台灣社會、東亞(東南亞)族群和社會的深入瞭解與情感依附。這個學術座標還繼續在擴大和深耕對台灣社會的影響!   張翰璧、楊昊   後記     本書的22 篇論文均先發表在2018 年12 月15-16 日於宜蘭礁溪以同名為主題舉辦的國際研討會,經修改審查後收錄。研討會的召開蒙何明修的前期策畫、彭雪莉的聯繫和政大東南亞研究中

心多位同仁的執行,以及蕭老師門生們的積極熱情與會,才得以順利完成。在集結論文成書出版過程中,彭雪莉和羅玉芝出力也甚多,在此一併致謝。 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轉向、開拓與突破 蕭新煌 一、楔子 十年前,我在《台灣的社會學想像》(王宏仁、龔宜君主編,巨流,2010)一書中,以「我與台灣的社會學想像」為題,分別寫了我治社會學的三部曲和台灣社會學典範轉移的三部曲,以及這兩個不同三部曲的互動和交集關係。該文回顧的是我過去30 年來治社會學生涯的心路歷程,談的大多是回首來時路我與社會學的三種心境的轉變:好奇、認同和執著;以及我又如何不滿被「無根與依賴」的台灣社會學洗禮,接著如何親身投入台灣社會學的「扎根

和自由」,最後又如何目睹和接力讓台灣社會學能更「成熟」和鼓勵「爭鳴」。 上述三個心境和三種作為的書寫,像是我與社會學關係的自我剖析和自我表白。談得比較少的卻是我數十年來的學術研究的實質內涵和發生的轉變。現在回想起來,確實也應該寫下我過去40 年來到底做了哪些社會學學術研究?為何做?如何做? 正巧在我退休前夕,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好意邀我在為退休研究人員而規劃的「火炬系列」演講補白。這篇文章的文本就是根據那次口頭演講(2018年12 月21 日)的文字版,連題目也沒作更動。 當時,我就是以「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轉向、開拓與突破」為題。我似乎情有獨鍾「社會學的想像」這個由C. W. Mills

創造的概念,作為幾次寫自我回顧文章的標題。第一篇是早在1983 年(當年我35 歲),我以「追求社會學的想像」,寫了我當年(1967 年)考進台大社會學系到1983 年回中央研究院和台大社會學系工作4 年那段長達16 年的社會學之旅。第二篇則是上述提到的那篇《我與社會學想像》(當年我60 歲),第三篇則是我為中研院社會所20 年紀念特刊所寫的《在這裡,我實踐社會學想像》(2015,當年我67 歲),在該文我回想和欣賞在社會所遨遊、探索社會學堂奧的經驗。本文(我已70 歲),我四度用這個概念,只是書寫時間更長(前後40 年),也認真回顧我的社會學之旅所經歷的研究轉向、嘗試去開拓領域和努力所做的

學術突破。

以公有閒置土地推動養生村之探討

為了解決台南施政成果網的問題,作者潘思羽 這樣論述:

  近年來,少子化所造成的超高齡社會現象,伴隨而來的是長期照護問題,政府應積極尋找因應對策,而為了因應台灣人口老年化趨勢,長期照護之需求與日俱增,藉由國外經驗導入民間參與之模式,可以與市區閒置或低度利用之土地加以結合之方式,嘗試作為一個可能之解決方案。  同時,閒置或低度利用之土地多屬於土地權屬多為政府、公共單位,在考量政府資金財政困窘之情形,可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方式,藉由民間資金及活力,不但有效減輕政府財政上之負擔,亦可加速公共建設之興建,提升經營效能,進而改善公共建設之品質並帶動成長。透過將公有閒置土地以民間參與模式推動長期照護服務之方式規劃適宜年長者居住之養生村,賦予閒置土地活化

利用,開創其土地之新功能。

五力型組織:領導者的實用工具書

為了解決台南施政成果網的問題,作者賀柏瑜 這樣論述:

  五力型組織®訓練課程榮獲2017年國際培訓總會IFTDO Award(訓練界的奧斯卡獎)的第一優先考量(入圍),但優理公司因商業機密,無法提供全文而止步,證明我們的綱要已是世界第一。在領導訓練史,學習型組織、情境領導II、建立高績效團隊、領導優勢,蔚為風尚。相信五力型組織領導課程將成為經典。   『五力型組織』是一本2017年首選入圍世界訓練協會IFTDO研究首獎的訓練專書,為了讓讀者能夠對此新書迅速入手,故藉由熱門時事關鍵成功因素推導至五領導力。一個團隊的核心在績效,而績效的來源卻在於五領導力。對應到企業或政府組織來說,都是如此。六都選舉乃至於任何選舉的候選人,實為

一個團體組織的領導者,都應要懂得領導技巧,才有辦法帶動團體組織走向共同目標的高績效達陣。六都候選人民調高的KSF關鍵成功因素,可能是知名能見度排第一,勤政、學歷、能力排第二,再來是經驗、種族/在地人、年齡、男性排第三,但這些都屬於背景資料的條件、靜態的資訊;但如果要持續的民調高,則仰賴領導者必須具備學習、教導、策略、執行、檢討五力的推動,如此才能有動態的助力,讓民調一直持續攀高。先從台北市來看,柯P以執行力、SOP標準作業程序顯著;再看高雄市,KMT韓國瑜知名能見度幾乎掩蓋了柯P過去在媒體寵兒冠軍的寶座,仔細觀察韓流的現象可以發現,韓國瑜其實也是在策略力著墨。他所提到的又老又窮的高雄如何翻轉改

變,簡單來說,就是讓「貨出去、人進來。」其實這已經不只是一個口號,也是一個戰略、戰術了。再看新北市,KMT侯友宜過去是注重執行力的副市長,在這執行方面是被肯定的。桃園的DPP鄭文燦執行的能力、勤政程度與新北的侯友宜相仿,這種人通常是地方諸侯爭霸的最強號人物,做在自己,別人看在心裡。盧秀燕的領導力發揮了哪一力,相信大部分人也會認為是策略力見著。DPP黃偉哲過去關鍵成功因素的知名能見度高,加上自己哈佛、耶魯雙碩士的學歷,領導力應該看得出來發揮了學習力。以五領導力觀點可以看得出來六都候選人誰能民調持續高:有學習力的高學歷者,柯P、林佳龍、黃偉哲、高思博在這方面好像受利;五領導力另一力策略力,可以看得

出來韓國瑜、丁守中、盧秀燕明顯地勝利;然而執行力來說,看得出來柯P、侯友宜、鄭文燦、林佳龍在此力分數較高;然而五領導力的總分最高者,就是此次的當選者。最後結局DPP六都變剩兩都,主因究竟是中央執政弱、還是韓流所致,一時還說不清楚。因此,才會有後面的台風之爭。未來總統大選,兩個主因:一是DPP中央執政的五領導力能否轉弱為強、二是韓流/台風或吳朱王五領導力,將牽動誰能代表黨角逐總統大位,不再是那些個背景資料的條件、靜態的資訊而已,大家拭目以待。   五力型組織是經典,諸如「思考、記憶是學習的兩大法寶」,「學、做是通往高績效的兩個巨輪」,「二學力」「二做力」「五大一體」等等,套句在台灣流行的話,這

些不是經典,甚麼才是經典?!   認識了五力型組織,反觀在許多職務上,無一不在學習與工作,無一不在計畫、執行與檢討;術業有專攻,職務上,也無一不在請內訓講師或Mentor教導,真的是佩服優理公司賀柏瑜Benson Ho企管大師Master的發現。他告訴我們績效要好一定要學與做,學習要好一定要學習與教導並進,做得要好一定要策略與執行,未來績效要好一定要檢討學與做。   做得多、學得少,抑或做得少、學得多,危機也依然在身邊。須知:學、做是通往高績效的兩個巨輪,一個也不能少。我們不可一味地墨守成規、延用舊制、抄襲過往,而必須以時時創新、刻刻改進的心態學習,創造最恰當的知識、技巧才行。為了創新、改

進,唯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得上社會轉化的脈動,然只著重於「Learning所學」,忽略了「Doing所做」這一塊。多數人還會認為「Doing所做」比較重要,而忽略了「Learning所學」。   彼得.聖吉(Perter Senge)當年提出《第五項修煉》(即學習型組織),紅極一時,並帶動了系統動力學的主流概念;諾爾.提區(Noel M. Tichy)終究提出了《教導型組織》,他看到了組織的動力,不能只靠學習力,隱藏的教導力似乎與學習力同等重要,且兩者是相存相依;包熙迪 / 夏藍(Larry Bossidy / Ram Charan)這兩位學者終於看到了隱藏在組織卻攸關組織成敗的最重要動力-

《執行力》,把我們焦點拉回到-似乎最重要的領導引擎,隨即得到許多企業人士認同,又獨領風騷了好一陣子。這三者,確實也陪著我們這一輩三四五六年級生的學習成長。我們思索著:是不是擁有教導力、學習力與執行力此三力,就可形成最佳組織了呢?答案似乎仍是否定的,Not yet (還不是)!為什麼還不是?回歸到我們分析事理的最高境界--「互不重疊、全無遺漏」,教導力、學習力與執行力此三力,為什麼還無法形成最佳組織呢?組織的最重要領導引擎到底包括哪些才能算是「互不重疊、全無遺漏」呢?事實上,三力已經接近完美了,不然,不會有三大派世界級的大師群極力倡導;但如果再加上策略力及檢討力,則堪稱完美至極。說明如下:此獲得

知識、技巧(稱為Learning所學)與應用知識、技巧(可稱為Doing所做)的能力,將成為競爭力的關鍵。我們透過「Learning所學」與「Doing所做」的系統思考,不難發現,「Learning所學」首重教導力、學習力二力;然「Doing所做」則應首重策略力、執行力;但此四力仍得接受時空的變遷挑戰,因此針對上述四力,我們必須加上檢討力一力,每年不斷地對績效成果作檢討,如果不是很好,就回溯此四力,對前四力作檢討,這就達到最佳組織所必備的五個動力引擎,無時無刻發揮組織最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