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來速優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挖掘出下列價位、菜單、推薦和訂位總整理

得來速優惠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蘇西‧維莎克寫的 現在就當美食創客!:75位食品達人教你從無到有的實戰創業密技 和的 挑戰晶片:全球電子業的勞動權與環境正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情報] 麥當勞得來速推出新的VIP卡- 看板fastfood | PTT美食旅遊區也說明:今天中午在麥當勞得來速購買超值午餐時店員送了一張得來速VIP卡做的比之前憑中油卡送的VIP精美許多(還有附吸盤) 優惠內容如下;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寶鼎 和群學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事業經營學系 譚大純所指導 沈麗欣的 社群媒體內容行銷與顧客參與之研究 - 以台灣麥當勞Facebook與Instagram為例 (2020),提出得來速優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群媒體行銷、內容行銷、顧客參與度、台灣麥當勞。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劉立倫所指導 夏豪均的 影響麥當勞得來速經營績效之關鍵成功因素模糊分析層級程序法之應用 (2013),提出因為有 麥當勞得來速、模糊分析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得來速優惠的解答。

最後網站2021最新【高雄-麥當勞得來速】評價 - 熱搜情報網則補充:麥當勞得來速地址:831台灣高雄市大寮區鳳林四路238號1樓電話:07 781 7213。更多餐廳美食熱搜推薦 金輝 ... 3 )得來速貴賓卡:下載得來速VIP卡,全年享專屬優惠!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得來速優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現在就當美食創客!:75位食品達人教你從無到有的實戰創業密技

為了解決得來速優惠的問題,作者蘇西‧維莎克 這樣論述: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4.8顆星好評! 一本教你從廚房進軍市場的美食創業祕笈! 特色食品 x 行銷策略 x 打造品牌 掌握5大步驟,好滋味創造大商機!   你費盡心思研發職人級的私房點心、醬料,卻不知如何將它推向市場?你擁有代代相傳的美味食譜,想打造專屬品牌卻不得其門而入?要當一位成功的美食創客,除了人人稱讚的好口味禁得起考驗之外,掌握創業訣竅、避開賠錢陷阱、聰明達到收支平衡、找出擊敗對手的利基點、立下品牌&口碑雙贏行銷策略……都是必學課題,而這也是你的廚房好味能否成功進軍美食市場、打開知名度、締造好業績的關鍵!現在這些問題都可迎刃而解,本書由享譽全美的美食事業策略家蘇西‧維莎克獨家公開創業祕笈

,並集合75位達人的創業實戰經驗,跟著書中各項明確指引,就能穩紮穩打展開你的食品創業之路!   【75位食品達人不藏私分享實戰密技】   這是一本引導食品創業者從零開始,將美食化身熱銷商品的食品創業教戰手冊!從發現創業動機與願景開始,逐步帶領讀者成功跨入食品市場,並針對創業者們最常卡關的問題,給予最精闢的見解與建議。   新手美食創客往往最缺乏的是市場上的實戰經驗,作者從75位食品創業者與達人的成功案例中,歸納出他們在串聯線索、實踐和經營策略的各項實戰密技:   ※別執著親手做食品:委託信任的食品代工廠製作,保留更多精力從事研發與行銷工作!   ※銷量不佳,新產品不是唯一答案:當銷量

下跌,別只想研發新產品,先從消費者需求思考,也許將產品做點小創新,就能發掘新商機。   ※讓所有口味的產品定價一致:當各口味的產品成本不一,只要將定價統一,就能合理將成本分攤到各口味產品上。   ※借力使力,推廣產品:當產品尚未打開知名度,試著將原物料產地乃至合作單位,標明在包裝袋或寫在品牌故事中,都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步驟引導你實現美食創客夢】   身為美食創業者的顧問,蘇西‧維莎克歸納多年經驗,在書中獨家傳授美食創業成功祕訣,包括:找出創業願景和策略、撰寫經營計畫、訂出可獲利售價、選擇最具經濟效益的生產方式、以及成功銷售與行銷食品的關鍵「眉角」,從擬訂創業方針開始,到產

品定位、生產、包裝、銷售……等各項實作會碰上的難題,教你打造縝密的創業策略及行銷計畫,幫助你快速實踐創業理想。此外,蘇西更精心將多年來協助手作職人及創客成功步上事業正軌的經驗濃縮成五大步驟,即使碰到再棘手的創業難題,都能從中找到最佳解答!   第一步:深入了解特色食品事業   找出S.M.A.R.T目標 × 五大行銷主軸組合,迅速掌握產業內容及行銷方向。   第二步:設計你的圓夢藍圖       從三面向確立創業角色 × 用四步驟決定產品內容,圓夢藍圖立即成型!   第三步:將食物打造成真正的產品   五大認證找出安心原料 × 兩個專業表格分析包裝優劣,助創客打造吸睛產品。       

 第四步:讓你的食品上市販售       三個角度決定合理定價 × 發現合適的銷售方式與地點,讓食品上市一點也不難。   第五步:營運事業版圖   獨家公開試吃密技 × 傳授兩大行銷攻勢,輕鬆打響品牌知名度!   如果美食是你創業的起點,這本書會是你實踐夢想的推手!無論是擔心失敗的新手創客、期待擴大事業的手作業者,抑或是陷入發展瓶頸的美食小舖,只要翻開本書,運用五大步驟×75位達人實戰策略,將逐一跨越食品創業的各項難關,最終成為一位令人稱羨的美食創客! 本書特色   「祕辛大發現」:以食品企業為實例,發掘企業成功的獨門要訣。   「致勝小絕招」:每章點出企業的致勝關鍵,激發你的商業巧思

。   「攻掠五技法」:快速突破每章特定創業難關的五個攻掠密技。   「重點得來速」:各章節內容提綱挈領,一秒掌握章節重點。   「好生意作戰計畫」:列出計畫清單,提醒讀者須考量並付諸行動的重要事項。 作者簡介 蘇西‧維莎克(Susie Wyshak)     蘇西‧維莎克本人身為一名智囊,畢生職志就是幫助別人串聯線索,追求他們的目標與夢想。住在加州奧克蘭的她以身作則,年輕時便與安心食品為伍,對於成為社會創業家懷有一片熱忱。她擁有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文學科學士學位,以及企管碩士學位,其主修為行銷。蘇西也在美國創辦過公平交易可可豆計畫,並領導安心食品獎甜食組評選委員,同時也是epicuri

ng.com共同創辦人。歡迎到蘇西的個人網站一訪,網址:susiewyshak.com。 譯者簡介 溫力秦     輔仁大學德文系畢業,目前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繪本和電腦資訊的翻譯工作。 序言        〈第一步:深入認識特色食品事業〉 第一章:了解食品產業    安心食品為何讓人安心?    十二個開創食品事業的好理由    三個不適合投入食品生意的理由        特色食品的五種風險和難處        認識安心食品的五大主軸行銷組合            第二章:勇敢追夢     串聯線索是一門藝術    設定S.M.A.R.T.目標     理出目標的先後順序   

研究你的產品選項        做出正確決定        採取行動串聯線索        鼓舞自己,使恐懼潰散          〈第二步:設計你的圓夢藍圖〉 第三章:建立使命、實現願景 使命宣言:為什麼想投入這項事業?        將圓夢藍圖與理想生活彼此融合        你屬於哪種食品創業者?    寫下你的願景宣言:你希望發展到何種境界?        勾勒你的事業方針:公司的行事規則                  第四章:挖掘你的利基點 三個大哉問:誰是顧客?誰在和你競爭?如何打造產品策略?    描繪未來的顧客    如何滿足顧客心底的需求    每一種顧客需求都有其商機

        探索競爭對手        策劃你的公司和產品策略    測試你的產品構想:試吃派對出動!          第五章:創立品牌     品牌設計的真義與重要性    擬定品牌設計策略        替公司和產品想個好名字和品牌結語        寫下你的真實故事                  〈第三步:將食物打造成真正的產品〉 第六章:包裝產品     包裝的重點    釐清你的包裝用途        在包裝的環保訴求與功能之間取得平衡    規劃包裝上標示的資訊        測試包裝效果        包裝的製造生產      第七章:尋覓最優質的原物料 目標:可追蹤

、值得信任和開誠布公        找出可鞏固承諾的產品認證        如何採購優質的原物料          第八章:投入生產     食品創業者的必經之路                選擇生產方法並檢驗計畫是否可行    測試產品        分析營養量表和保存性          〈第四步:讓你的食品上市販售〉 第九章:你要在哪裡販售產品?    規劃銷售與配銷階段            第一階段:直接銷售—─獲利高、與顧客之間的關係很緊密        挑選通路:銷售方式一覽表        第二階段:批發銷售—─銷售量大、獲利較少、影響層面廣        第三階段:進軍國

際—─規模龐大的市場和銷售量         第十章:為產品定價 發揮你的會計能力        如何在沒有銷售記錄的情況下預估銷售量        決定產品售價        其他的定價祕訣與估算成本的技巧      第十一章:推銷產品 認識行銷:了解你的AIDAE       規劃行銷策略        第一階段:架設網站—─做好規劃、放出消息、創造知名度。    第二階段:推動和駕馭話題,使其口碑相傳    第三階段:透過宣傳和行銷方面的支援讓口碑持續發酵                〈第五步:實現創業夢〉 第十二章:開始銷售並做好售後服務   發展服務文化        終極銷售必

殺技:試吃        掌握接單出貨的要領    讓批發客戶一再下單    透過貿易展覽會與批發採購商接觸    得獎的好處    時間管理及成果評量      第十三章:成立公司 了解企業結構的重要    建立後台系統        建立支援系統:業界同好、委外人員和僱請廠商    決定公司的結構    為你的食品公司籌措資金      第十四章:你真的想開創食品事業嗎?      讓夢想成真    勾勒你的經營計畫        再多加考慮?重新想像安心食品這個概念        開始串聯線索吧!        附錄 食品事業詞彙表    十個簡單的首要步驟及延伸閱讀         

致謝 序言   我在二○一一年一月二日那一天,大步踏進Foodzie 位於舊金山辦公室,高聲宣布「我要寫一本有關美食創業的書」。(可別把我想成入侵民宅的壞蛋,其實當時我是這家網路手工食品集散市場的美食情報員。)那一年的十二月天,除了雪花紛飛之外,一場由培根醬、楓糖和乳酪蛋糕杯所颳起的風暴,席捲全美各地的美食饕客。我們在Foodzie 平台上販售的一些不同凡響的特色食品,登上全國性雜誌的版面,知名度因此更上一層樓,而忙碌的聖誕佳節期間,與食物的生產製作、包裝運送,以及如何安撫顧客焦躁的情緒等環節有關的「眉眉角角」,全都變成一觸即發、關乎著生意成敗的關鍵學問。     數個月來,不斷有來自美

國各地的小型食品手作者,向我吐露他們坎坷的心路歷程。其中有凱歌高唱的傳奇,也有慘澹收場、下臺一鞠躬的故事,把我的腦袋塞得滿滿的,像是無人看的生產作業線,任由糖果堆積成山一樣。食品生意究竟為何如此難以捉摸,令我相當好奇,因此我決定親自下海,開創我個人的食品品牌,藉此弄清楚箇中玄機。早在八〇年代(沒錯,我年紀是不小了啦!),我頭一次買了史蒂芬‧ 霍爾的著作《從廚房到市場》開始,就一直勸自己擺脫想要開發自家食品的念頭。但是,此時不做,更待何時?於是,我專心投入「零堅果教授」的生意,埋頭苦幹好幾個月之後,終於讓我茅塞頓開,食品生意的經營之道在我眼前豁然開朗:教戰手冊的每條規則都有例外。正因為如此,許多

食品創業人士即使已加入育成計畫,讀過參考書籍、參與了一場場研討會,也向顧問做深入諮詢,卻還是得從實戰經驗中學習真正做生意的技巧,別無他法。     我拋開手上的生意,反覆琢磨著該如何將這些嘔心瀝血、千錘百鍊的食品經驗,交到未來想創業的人手中。有時候,夢想要歷經細燉慢熬,等待時機成熟。這本書就是這樣在機緣巧合的推波助瀾之下,抓住對的時機,應運而生。     本書對你有何助益?   我寫這本書的終極目標,是希望能將我透過業界實際案例所歸納出的心得,也就是從大食品公司到名不經傳的手作小人物,他們如何放手一搏,經過一番寒徹骨才得梅花撲鼻香的闖蕩心法和訣竅,分享給大家。為了完成這個心願,我走訪全美各地

,訪談諸多食品業者,尋求他們的真知灼見。本書收羅了超過75 位的專業人士所貢獻的商業智慧。這些食品業專家、特色食品採購商和企業家,深入剖析自己的成功之道、掙扎挑戰與策略運用,讓你不需要走冤枉路就能輕鬆吸取他們的經驗。這本書可讓你領悟以下四個面向:   ‧適用各行各業、受用不盡的個人習慣和商業知識。   ‧如何選擇與你最契合且可發揮你個人特質的創業點子。   ‧如何判斷這些點子是否可行。   ‧你必須採取何種具體措施,才能讓你的創業美夢成真。     此外每一章都有「祕辛大發現」單元,與你分享食品企業的故事,其中有經驗老到且財力雄厚的公司,當然也有衝勁十足的新創小公司。另外,「致勝小絕招」單元

能夠激發巧思,而「攻略五技法」則可讓你快速掌握特定主題的重點提示。     各章結尾的「重點得來速」將章節內容提綱挈領;「好生意作戰計畫」列出一份查核清單,提醒你必須考量且付諸行動的重要事項,幫助你朝目標前進。你若能將書中的內容融會貫通,便可掌握拼接各種解答的要領,成為我所謂的「串聯線索」大師,進而讓你心想事成。你的創業和產品構想都有可能因此更臻完美。讀到最後一章,就表示時候到了,請你循序漸進,好好寫出自己的經營計畫,放手一試,朝成功邁進。當然,也有可能你在仔細盤算,並對照現實情況後,判定自己或許並不適合投入食品創業。無論你最終走哪一條路,這本書都會讓你學到如何無所畏懼地追求自己夢想,而這不也

正是追求美好生活的良方嗎?     既然談到生活,我那門「零堅果教授」的生意現在發展得如何呢?二○一三年,美國加州實施家庭手工食品法案,我又再度利用自家廚房,投入手作零食的生意,起碼是為了我周遭那些粉絲,一飽他們的口福。至於後續如何發展,就看著辦吧!雖然在不甘心了數十年後,我非常篤定自己的天職是作家並扮演支持者的角色,而不是手作人。至於現在,我的使命就是要挖掘你的天賦⋯⋯。 關鍵問題:開創食品事業的絕佳地點在哪裡?  在你砸下重金,取得地方政府的許可證和牌照、簽下租約,或委託本地代工廠之前,得先確認自己選對了地點。 在你安頓下來之前,先參考以下幾個訣竅: • 充分了解你選擇的地點與你的策略

是否契合。目前在科羅拉多州小鎮經營「德克丹司美味乳酪蛋糕」(Decadence Gourmet Cheesecakes)的李‧馬諦斯,當初若選在都會區販賣產品的話,他的罐裝乳酪蛋糕事業可能會命運大不同,顧客八成會來自當地,而不像現在有很多網路消費者。馬諦斯為了克服昂貴的送貨成本及公司地點所造成的侷限,決定在加州的商業廚房另設生產線。現在,整個灣區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 政府為了鼓勵社區再開發而祭出的減稅或補貼優惠,可使那些在「時髦新穎又蓄勢待發」的零售地點製作美食的社區推手型創業者受惠良多。 • 以餐車創業的人會發現,有些都市特別喜歡餐車這種生意,有些卻會予以取締。 • 以肉類產品來說,假如出

口是你的經銷策略重點,那麼在美國以外的地方製造生產,或許可讓你避開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進出口禁令。• 把你的願景當做一份查核清單,幫助你評估可能要用到的生產配備和營運地點。 食品創業者的必經之路 有些經驗法則很適合應用在食品的生產製造上,無論你是自行製造或委託代工廠執行。舉例來說,假設現在要製造某樣具有三種口味的產品,每種口味分別算一個新的批量。每一次製程結束之後,就必須清理機臺,這個工作非常耗時,而時間就是金錢。因此,如果你打算每個品項只製造一百件,單位成本通常就會變得過高。這也就是為什麼製作深耕策略的產品線(譬如起司、烤肉和草本這三種口味的爆米花),在成本上會比擴展策略的產品線低(例如爆米

花、酥餅和洋芋片這三種產品),而且製作流程更精簡的原因。你在處理食品的製造生產時,要特別留意以下兩個要點。

得來速優惠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週五最近習慣來點麥當勞
江子翠這裡有得來速
反正獨輪也是交通工具就直接滑進去點
蠻方便
目前早餐不供應薯餅
不過我早就準備好了~嘿嘿
去全聯買副廠薯自己氣炸試試

今天拉花還是老樣子總是有缺點
有在考慮是不是去跟高手學一下

週五了,祝接下來週末愉快

目前幾個團購中東西推一下
升級伸縮冷熱水龍頭四種出水模式,水槽再也無死角
https://johnnypa.blog/4-mode-stretch-faucet/

LELIT mara-X PL62X 110V 優惠剩倒數中
https://www.facebook.com/mycart/posts/402943401188353

洗杯器
https://www.facebook.com/mycart/posts/410111720471521
============
iRent免費租車1小時代碼: ir553406
Ubereat 親友分享100元優惠代碼:eats-i0mu3

訂閱:https://goo.gl/hBkJLR
這裡都可找到我 https://johnnypa.soci.vip/

合作洽詢 [email protected]


=============
*elos改電動 ➜ ➜ https://goo.gl/wDa9GM
============
好物分享團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05221850220985/
清光光蝦皮 https://shopee.tw/shop/5540977/
=======

2017-2020 VLOG https://goo.gl/dm1T4n
elos電動化後教學及小技巧 http://pse.ee/5QN3G
電動滑板影片 https://goo.gl/wPA3vi
日本旅遊 https://lihi.cc/kaOcv

社群媒體內容行銷與顧客參與之研究 - 以台灣麥當勞Facebook與Instagram為例

為了解決得來速優惠的問題,作者沈麗欣 這樣論述:

如今社群媒體盛行的時代,企業紛紛投入社群媒體行銷。眾多社群媒體各有千秋,企業會跨平台進行社群行銷。社群媒體的差異使消費體驗不同,企業為了能更準確透過貼文俘虜消費者的芳心,應針對不同特性及功能的社群媒體,產出其適合的貼文內容。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以Facebook與Instagram兩個社群媒體平台以台灣麥當勞作為研究對象。再針對兩個平台上的貼文,共計294則,探討兩者在內容上的呈現及其顧客參與度之差異。本研究將貼文內容分成三種類型即資訊性、娛樂性及社交性,同時各種複合類別也被視為內容類型並衍生成共七種類型。顧客參與度的衡量指標為貼文按讚數及留言數。研究結果顯示台灣麥當勞在Facebook上

發佈的貼文內容是以資訊性為主、而Instagram則以同時具有娛樂性及社交性的貼文為主。在顧客參與度分析指出,Facebook上最備受關注的是具有資訊性及社交性的貼文,而Instagram在最高按讚數的貼文是涵蓋資訊性、娛樂性及社交性,最高留言數則是具有娛樂性及社交性的貼文。

挑戰晶片:全球電子業的勞動權與環境正義

為了解決得來速優惠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本書挑戰電子業的「乾淨」神話,揭露晶片的黑暗面,讓我們看見高科技產業製造過程的全球化與電子廢棄物的跨國流通,如何在世界各地造成無數汙染與剝削,毒害環境與勞工健康。   全球化發展讓高科技產業得以將充滿毒害的製程轉移至工資較低、環境及勞工保護法令較為寬鬆的地區,並將有毒廢棄物輸出至窮國。這種先進國家對後進國家的剝削嚴重傷害當地環境與勞工權益,當地政府與企業亦時常成為幫兇。然而,全球化也提供契機,讓運動者得以進行跨國串聯,制定跨越國界的勞動與社會標準來協調各國政策,共同抵抗國際資本的施壓,阻絕產業界以低標準的勞動與環境規範創造競爭優勢的漏洞。   親身參與各國環境運動的作者群,透過美國、泰

國、印度、中國、蘇格蘭、墨西哥、中東歐、台灣、日本等地的案例,讓我們看見站在第一線「挑戰晶片」的抗爭先驅如何應戰、如何運用各種極具創意的行動策略達到運動目的。揭露種種不正義,並非只為歸罪咎責,而是要重新闡明公部門及產業所應負的責任,提供更加人性化且得以永續發展的替代方案。 主編者簡介 泰德.史密斯(Ted Smith)   美國矽谷毒物聯盟(SVTC)創辦人、前執行長暨資深策顧問,也是責任科技國際運動(ICRT)的共同創辦人與現任執行長。關注高科技產業污染問題長達三十餘年。 大衛.桑那菲(David Allan Sonnenfeld)   紐約州立大學環境科學與林業科學學院(Coll

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orestry)社會學及環境政策教授。 大衛.佩洛(David N. Pellow)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長期關注社會不平等與環境衝突之間的關係,投身多場環境正義運動,同時也參與永續發展的全球政策框架制定。 譯者簡介 地球公民基金會   地球公民基金會是透過大眾募款成立的環境保護公益團體,2007年9月登記成立為地球公民協會,在此之前已累積約十年的環保運動經驗。2010年11月與台灣環境行動網(TEAN)合併,由174位捐款人捐助基金並轉型為基金會。主要關注山林、水資源、工業污染、責任科技,以及花東永續

、廢核等議題。   地球公民基金會透過調查研究揭露環境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同時發行刊物、舉辦教育活動以壯大公民力量,期望能促進法令制度、政策、生活方式的改變,重建人與土地的和諧關係,建立永續的社會,善盡台灣做為「地球公民」的責任。 推薦序   我們為何挑戰晶片?/邱花妹 推薦序   會寫字真好/胡慕情 推薦序   夢醒時分:起身邁向友善科技/林名哲 推薦序   科技來自人性,人性會帶來災難/詹順貴 導讀     綠色矽島夢︰晶片製造的全球挑戰/杜文苓 中文版序 / Ted Smith 前言:科技大代誌 / Jim Hightower 致謝 1. 高科技世界中永續發展和環境

正義的探索 Ted Smith, David A. Sonnenfeld, and David N. Pellow 第一部  全球電子業 第一部導言 David A. Sonnenfeld 2.全球電子業的變動圖像:新經濟中的大量生產網絡 Boy Lüthje 3.半導體產業的職業健康 Joseph LaDou 4. 雙重危境:電子製造業中的性別與遷移 Anibel Ferus-Comelo 5. 「中國製造」:全球最快速成長經濟體的電子業勞工 梁寶霖、Sanjiv Pandita 6. 泰國電子業的企業社會責任 Tira Foran and David A. Sonnenfeld 7. 印

度的電子業勞工 Sanjiv Pandita 8. 走出幽谷,又蒙上陰霾?    ――中、東歐半導體工廠下的勞工與社區健康 Andrew Watterson 第二部  環境正義與勞動權 第二部導言 Andrew Watterson、張聖琳 9. 從草根到全球 ――矽谷毒物聯盟的劃時代成就︰推動高科技產業的企業可課責性及永續經營之    社會運動 Leslie A. Byster and Ted Smith 10. 為職業健康的奮戰:矽谷經驗 ――與阿曼達.霍爾斯的對談 Amanda Hawes with David N. Pellow 11. 兩個時代的移民工︰在矽谷的奮鬥與成功 David

N. Pellow and Glenna Matthews 12. 蘇格蘭格林諾克國家半導體分公司的員工健康:殺人的自由? James McCourt 13. 社區組織爭取勞動權、健康與環境品質︰美墨邊境的電視製造業 Connie García and Amelia Simpson 14. 墨西哥哈利斯科州:電子業的勞動權與職業健康 Raquel E. Partida Rocha 15. 打破矽的沉默:訴說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內的健康與環境影響 張聖琳、邱花妹、杜文苓 16. 人不如土︰受污染所害的前RCA工人全球抗爭追尋正義(台灣) 顧玉玲 17. 電子業工會化:尋找新策略 Robert St

eiert 第三部  電子廢棄物與生產者延伸責任 第三部導言 Leslie A. Byster、杜文苓 18. 電子產品的生命周期     ――從毒物氾濫到生態永續:擺脫毒性的輪迴 Leslie A. Byster and Ted Smith 19. 日本的高科技污染︰日益明顯的問題與替代方案 吉田文和 20. 高科技的骯髒小秘密︰電子廢棄物貿易的經濟與倫理 Jim Puckett 21. 高科技廢棄物堆積如山,被遺棄的生命:印度德里的電子廢棄物 Ravi Agarwal and Kishore Wankhade 22. 電子產品的生產者延伸責任引進美國 Chad Raphael and T

ed Smith 23.國際環境協定與資訊科技產業 Ken Geiser and Joel Tickner 24. 電器與電子類產品設計的改變︰瑞典與日本生產者延伸責任立法的效應 東條なお子 25.有毒的老兄(ToxicDude.com)︰戴爾電腦回收運動 David Wood and Robin Schneider 附錄A    環境正義原則 附錄B    矽谷電子製造業的社會和環境責任原則 附錄C    股東會決議案範本 附錄D     電腦回收運動原則聲明 附錄E    電子回收業者管理承諾 英文縮寫對照表 參考文獻 相關資源 作者簡介 推薦序    我們為何挑戰晶片? 邱花妹(

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2013 年 12 月,全球最大半導體封裝測試大廠、年營收超過兩千億的日月光,偷排廢水汙染後勁溪,遭高雄市環保局裁罰,震撼台灣社會。日月光遭停工後,地球公民基金會與後勁居民、大高雄總工會、高雄市產總、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的同學,連袂在後勁溪畔召開記者會,要求日月光負責,且停工期間不得損害勞工權益。公民社會也持續發聲,要求市府嚴審復工、資訊公開、納入民間參與,呼籲日月光環境改善一次到位。   在地行動開展的同時,這波運動也出現了國際串聯。2014 年 2 月 12日,地球公民基金會在台北召開國際記者會,責任科技國際運動

網絡(ICRT)執行長泰德.史密斯(Ted Smith)透過 Skype 越洋連線,公布來自十八國五十個團體的連署,要求科技電子業負責任生產的環保團體與勞工組織,同聲譴責日月光的汙染行徑,並要求向日月光下單的品牌大廠負起供應鏈管理的責任,這波行動隨後得到蘋果、英特爾、美信(Maxim)的積極回應。這波國際串聯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得以成形,靠的正是《挑戰晶片》這本書的作者群自 2002 年成立的責任科技國際運動網絡。   透過參與台灣環境行動網、地球公民協會,到 2011 年兩會合併後的地球公民基金會,我有幸藉由這個國際網絡,連接在地與國際經驗,結識台灣與國際間為捍衛勞動權與環境正義、推動責任科技

而奮鬥不懈的行動者。我也因此得以參與本書的撰寫及促成中譯本的發行。我想藉由這篇文章,簡要說明本書作者群及台灣的運動夥伴們為何、如何「挑戰晶片」。   全球電子資本下的環境與勞動不正義   1981 年,美國矽谷爆發快捷半導體地下水汙染事件,聖荷西超過十萬戶居民的用水被曝於有害溶劑,社區居民與勞工健康受到影響。隔年,本書主編之一泰德.史密斯創辦矽谷毒物聯盟並出任執行長,與社區居民、勞工、律師、學者合作,揭露矽谷及半導體乾淨產業形象背後的黑暗面。   1980 年代,也是電子資本在全球劇烈地重整與再結構的時代。隨著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全球電子產品市場快速擴張,各國競相模仿矽谷模式,提供優惠投資

環境、設置科學園區吸引電子資本,以加入這場逐漸為跨國品牌大廠控制技術與規格、掌握市場與利潤的國際分工。然而,電子產品日新月異,產品生命周期短,製程快速變化且使用上百種化學物質、金屬與有毒氣體,在「生產先行、風險再議」的市場法則下,其對環境、居民與勞工健康的影響缺乏審慎評估,各國的環境規範也跟不上其製程的快速變化。是以,這個產業對環境、社區居民與勞工健康所帶來的衝擊,隨著其產品在全球的生產、消費與丟棄,而蔓延到世界各地。這個失衡的經濟發展過程,觸發了本書作者群關注的問題︰全球電子業下的勞動權與環境不正義。   就環境不正義而言,科技電子業在全球的擴張,涉及其對土地、水資源(半導體需大量純水)、

能源與基礎設施(比如各國政府將公共資源投注於科學園區)的索求。同時,在電子產品的製造地及電子廢棄物拆解地,電子毒害則對生態環境、第一線工人與社區居民健康造成危害。從產品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不管是汲取自然資源,或排放空汙、廢水、有毒廢棄物,電子產品的生產與廢棄,除了涉及產業將環境與健康成本外部化,其製造的環境惡果與健康危害常是不平等地分配到相對弱勢的族群身上。   為設置電子業製造基地,國家榨取掠奪農民的土地與水資源,使社區居民及農漁民賴以維生的環境遭到汙染;電子廢棄物便宜行事地從富國輸出至第三世界,在印度德里、中國貴嶼、北非的貧窮農村進行拆解;而日日暴露於工廠內有害物質的,絕對是第一線的基層

勞工而非科技業的中高階主管。   論及勞動權,我們發現,電子業的發展榮景竟以第一線勞工的健康與生命為代價。本書作者之一,長期研究半導體業的公衛學者拉度(Joseph LaDou)1980 年代即警告,半導體製程使其勞工系統性地暴露於有害的工作環境中。本書討論的個案,包括美國 IBM、蘇格蘭國家半導體、台灣 RCA(美國無線電公司)、泰國希捷科技等,以及近年爆發的南韓三星半導體工人集體罹患白血病,蘋果在中國外包廠商使用苯、正己烷危害勞工健康等案例,在在涉及電子產業製程使用了具生殖毒性、神經毒性、致癌性、免疫系統毒性的有害物質。此外,在資本全球化的情況下,從中國、印度到墨西哥,從亞洲到東歐,電子

業熱烈擁抱彈性化勞動力的僱用政策,使女性勞工、移工、中國農民工面臨惡劣的勞動條件與高壓管理。而電子產業界長期反工會的政策,更使得電子業勞工的勞動權益難以伸張。   全球與在地的倡議及行動   品牌大廠、電子大亨不成比例地取走多數利潤、累積財富,生態環境、社區居民與第一線工人也不合比例地承擔了全球電子業擴張所帶來的環境與社會惡果,這是勞動權與環境的不正義,這種失衡的發展也因此激發了各地受害居民與勞工、環境與勞工組織的行動與倡議。   投入這一波波行動的,是本書記錄的已故蘇格蘭半導體女工海倫.克拉克(Helen Clark)、聖荷西的家庭主婦蘿倫.羅絲(Lorraine Ross),人權律師

霍爾斯(Amanda Hawes),歐拉潘醫師(Dr.Orapan Metadilogkul),台灣的 RCA 受害工人等等。我們看到在各地為勞工與環境奮鬥不懈的組織工作者,與受害勞工、社區居民、律師、醫師及學者,透過草根組織與國際串聯、研究調查及媒體揭露、發動環境或勞工抗議乃至訴訟等方式,挑戰高科技毒害對社區居民、勞工及生態環境的傷害。這些在地與跨國的維權及倡議行動,要求電子業對受害工人與環境負責;停止以環境、社區居民與工人健康為代價的生產模式;捍衛公眾與工人知的權力,要求資訊透明化,特別是企業應停止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揭露影響工人與居民健康甚鉅的毒化物資訊。相關倡議也從預防原則及產品生命周期

的角度,要求企業完善化學品管理,從設計、從源頭移除有害物質,負起回收及處理電子廢棄物的責任。   各國與國際間挑戰晶片的力量,除了致力於揭露高科技的黑暗面、捍衛爭取受害居民與工人的權益,也分進合擊地透過無數倡議行動與政治遊說,促成個別國家環保法規或國際環境協定與規範的變革。最具影響力的改變,是本書論及的歐盟相關指令,包括 2003 年後陸續實施的「危害物質限用指令」(RoHS)、「廢電機電子設備指令」(WEEE)、「耗能產品生態化設計指令」(EuP)及「化學物質註冊、評估、授權及限制」(REACH)等。   此外,1980 年代以降,新自由主義的發展處方促使各國政府為吸引資本、競相放寬國內

的勞動與環境標準,展開向下沉淪的競爭。同時間,掌握品牌與技術的跨國資本,透過層層外包與國際分工,迅速累積財富與影響力,卻不需對第三世界的環境與勞工負責。這個失衡的發展,促使國際公民社會採取對全球供應鏈施壓的運動策略。依循責任科技、生產者延伸責任(EPR)等原則,倡議行動者直接施壓品牌大廠,要求品牌商負起電子廢棄物的回收責任,比如書中記錄的戴爾電腦回收運動。近年來我們看到,結合勞工與環保組織、受害居民、工人以及消費者的責任科技運動,更積極地採取要求品牌大廠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及完善供應鏈管理的行動策略。比如,2011 年富士康在中國的勞工連環跳,經勞工團體、學界一波波的調查揭露,並號召消費者採取抗議

行動後,逐步迫使蘋果電腦出面回應,包括首度公布供應鏈廠商名單、同意強化供應鏈廠管理等。   台灣版的挑戰晶片   挑戰電子毒害、倡議責任科技的運動,隨著科技電子產業在台灣的擴張,也激起一波波對抗運動。   在國家政策主導下,台灣在 1970 年代後期,選定號稱「高科技、低汙染」的資訊科技電子業為國家策略型產業,並複製矽谷模式在 1980 年成立新竹科學園區。1990 年代中期,隨著台灣成功地整合進國際分工,竹科的經濟表現使其贏得「東方矽谷」的名聲。但產業急速擴張後,其環境與社會後果也逐漸浮現。   1990 年代後期,竹科因快速擴張,接連發生半導體廠大火、廢水亂排事件。中時地方記者陳權

欣在 1997 年揭露竹科廢水污染千頃農田,開啟了台灣社會對電子污染的關注。隨後,在新竹公害防治協會、淨竹文教基金會等地方環保人士的施壓遊說下,竹科在 1998 年出版了第一本環境白皮書,並於隔年成立環境監督小組。大約同時期,RCA 桃園廠確認土壤與地下水遭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汙染,RCA 罹癌工人集結,在工傷協會等團體的協助下,展開了一場漫長、至今仍奮鬥中的運動。   本書收錄了 1990 年代後期至 2000 年代初期,RCA 受害工人的奮鬥過程,以及竹科附近居民與環保人士揭露、挑戰竹科環境汙染問題的努力。而本書出版後至今,台灣挑戰晶片的社會力量已經翻天覆地。整體而言,更多開發案、更多汙染

事證與爭議,刺激了對抗科學園區擴張與挑戰電子污染運動的出現。   首先,電子毒害與風險成為環境運動爭議的核心。民進黨主政時期,出身環保運動陣營的張國龍教授出任環保署長,他任內提名數位環保運動背景濃厚的學者、律師、運動者,出任 2005 至 2007 年間的環評委員,他們在中科三期的環評審查過程中,有機會深入檢視、評估其環境衝擊,並向社會大眾揭露。約同時期,一些重要汙染案例的出現,也有助於解構高科技低汙染的迷思,包括漁業署研究確認竹科廢水排放處的香山濕地牡蠣遭重金屬汙染;中科廢水導致灌溉用水導電度過高、農田鹽化;中科竹科附近的空氣遭到砷汙染;甲級飲用水水源霄裡溪遭華映、友達光電汙染等。在中科三

、四期等新開發案中,彰化雲林農漁民拒絕電子廢水汙染灌溉與漁業用水;在已受汙染的地方,霄裡溪、老街溪沿岸居民都無法接受光電廢水,在漫長的爭議後,促使友達朝向廢水零排放的方案努力。   其次,為服務電子資本、增設科學園區基地,政府圈地、搶水、迫遷,掠奪農漁民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激起了近年反對新設科學園區基地的一波波運動,這些重要運動包括反中科三期、中科四期(含反相思寮迫遷、彰化溪州反中科四期搶水)、竹科宜蘭城南基地、竹科宜蘭紅柴林基地,乃至反苗栗縣政府主導的後龍科技園區(灣寶)、竹科竹南基地暨周邊特定區(大埔)等。   從草根組織到國際串聯,挑戰晶片的行動者投身不同形式的直接抗議行動,進行調查

與開記者會揭露、參與環評會議及環境監督小組或委員會、打環境訴訟,乃至投入訂定光電業及半導體業放流水管制標準,以及職業安全衛生法、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的修法行動。這些運動的積極行動者,包括全國性與地方專業環保人士、農民權益組織、律師及學者、受害居民與農漁民、學生,乃至獨立媒體工作者。這一波波運動捲入了數個活躍的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前身為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地球公民協會,2011 年與台灣環境行動網合併成立基金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看守台灣協會、彰化縣環保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運動過程也促成了一些新組織的誕生,比如后里農民,從組織自救會到正式成立台中縣后里鄉農業與環境保護協會,

已經為環境正義、為中科三期環評訴訟奮戰八年。義務投入中科三期、四期環評訴訟的律師,在 2010 年正式成立環境法律人協會。另一個顯著的特徵是,環境運動與農民運動在這場運動中相遇、合作。科學園區擴張涉及圈地、搶水、空汙廢水汙染農漁產品的疑慮,這些問題與農漁民權益、永續農業的未來息息相關。因關注「農村再生條例」而於 2009 年初組成的「台灣農村陣線」,因此也成為這波運動的一支主力。   就勞動權而言,過去竹科員工對電子業生產製造可能帶來的環境與健康衝擊,乃至勞動權益問題多保持沉默。高科技公司的股票分紅制度與反工會氛圍,阻礙了員工對相關問題的關注與行動。隨著科技電子業勞動條件惡化,2008 年金

融風暴後,站出來抗議台積電裁員的前台積電員工,後來成為催生台灣電子電機資訊產業工會的主力。這幾年,同樣關注電子業員工勞動權益的行動者,有為抗議 HTC 及洋華光電壓榨勞工及打壓工會,到電腦展或電子大廠的校園徵才活動抗議的高科技冷血青年;亦有個別行動者或團體加入國際間反血汗手機等種種行動。在台灣電子業的擴張過程中,追求環境正義與勞動權的運動多數時候分流,但在協助 RCA 受害工人的某些時刻,以及近來抗議日月光汙染的行動中,我們看到環境運動與勞工運動合作匯流。   責任科技,永續未來   本書是由無數受害者、環境與勞工組織者,以生命、運動經驗與知識的累積所合作完成的。我們期待,藉著此書中譯本的

出版,得以讓更多讀者理解到電子業的產業特性、在全球的發展路徑,以及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前線勞工、社區居民、拆解電子廢棄物的窮人、受害農漁民所處的艱難處境。惟有深刻理解這個發展過程所付出的環境與社會代價,才可能有更多人願意戮力以共,透過產品生命周期、預防原則、負責任地生產與消費等原則,追求可能的替代方案。在此,我誠摯將本書推薦給社會學、政治學、科技與社會研究、公衛、電機、光電等不同領域的學者與學生,以及高科技業界主管與員工、政府官員、環境與勞工運動的組織者。 前言 科技大代誌Jim Hightower 以汽車為例,自從亨利福特開始用大量生產的方式造車,這四個輪子的科技產物就在瞬間完全改變我們的地

理景觀、環境、經濟、文化、心理……,可以說我們的世界幾乎完全為之改觀。不管是好或壞,汽車創造了高速公路、購物中心、麥當勞、得來速銀行 ,甚至還有美國搖滾樂團「海灘男孩」! 然而,這段汽車工業的發展過程,真正要講的並不是科技如何持續進步的故事,而是多年來小人物對抗企業鉅子的事蹟。這些平凡的人企圖將高唱著「踏步、踏步、踏步」 進行曲大步向前邁進的科技力量導向人性化與民主化。例如,在密西根州的弗林特(Flint),浴血奮戰而不願屈服的汽車工人,他們在 1937 年發動英勇的靜坐罷工,爭取更好的收入與合理的待遇,不僅促使美國汽車工人聯合工會(United Auto Workers)成立,更帶入新的勞資

權力關係,提高所有美國人晉升中產階級的可能性。此外,還有那些科學家、環保人士,以及其他草根運動者,他們不斷地努力,追求更環保、更安全、更節省能源的汽車(包括推動汽車科技改革,讓汽車不再使用汽油、不再補貼石油公司,也不再有石油戰爭)。 這些願意對抗當權者並挑戰現況的草根反叛者是美國民主精神的根本,而我們當前更需要這種反叛精神。如今,另一波新科技席捲全球,它被包在小小的晶片裡(以及由其驅動的電腦),根本又迅速地改變我們的世界,然而就如同汽車工業,改變帶來的不盡然全是好事。 我必須承認,我跟很多人一樣,對千變萬化的高科技玩意上癮。雖然個人有一點點科技恐慌症,家裡甚至連門鈴都沒裝,但我的工作是完全「連

線」的。我是個經營網站(www.jimhightower.com)的盧德主義者 ,我從來都不懷疑科技的價值。

影響麥當勞得來速經營績效之關鍵成功因素模糊分析層級程序法之應用

為了解決得來速優惠的問題,作者夏豪均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是麥當勞得來速經營績效關鍵成功因素的分析,以瞭解麥當勞經營績效優劣因素,並找尋出未來發展方向。此研究以現今麥當勞產業的發展,藉由經營績效,加上相關文獻和參考資料做為此研究參考,並進而歸納出麥當勞經營績效成功關鍵要素,並加上麥當勞專家問卷分析選出重要的關鍵因素。最後,期望以個案研究分析用來驗證麥當勞得來速經營績效之關鍵成功因素是否相互對應,提出下列最重要的九項指標供產業作參考。 餐廳新舊和位置便利與否。 餐廳管理人員領導能力。 服務速度和服務態度良好與否。 房租價錢高低。 餐廳座位數多寡影響。 優秀領導人才。 市場景氣影響。 拓展營業額能力 得來速

車道順暢與否【關鍵詞彙】: 經營績效,麥當勞得來速,模糊分析法